在清代以前的古书是没有标点的.那时的文章断句靠的是每句尾的文言虚词判断;骈文靠对仗断句;诗词格律靠韵脚和当时的曲谱断句.大概在清代后期,教塾的先生为方便刚入学的儿童断句,便用毛笔顶端醮朱砂在断句的地方印上类似“.”的印记.我家现在还有几本我老爷爷读私塾时的书,里有很多红圈,当时不知道是什么,后来大人告诉后才知道的.
下面的是抄的:
古人写作不用标点符号,标点是五四以后才有的.
古人写文言文是没有标点的,《道德经》的原文自然也没有标点,现在人们为了更好地理解它,特意加上了标点.
1842年以前,传教士在南洋地区出版中文报刊,其中《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是第一份以华人为对象的刊物.其内容主要为基督教教义,也有关於世界历史、民俗风情、天文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亦将西方标点符号系统引入中文,不但有断句,包括「、」「,」「.」和地名、人名专用号「求求」都已使用.
古人的书籍文章,虽然没有标点符号,但是有“句读”(jv dou),私塾老师教授学生时,用红笔断句,学生水平提高以后,不需句读,就能够通读文章.一般有点文化的人,也逐渐适应了这种读法.就是这样,也没有影响古代文化的发展,但是不利于普及.
标点古书要遵循三个原则:
必须符合原文文意,必须符合当时的语言实际,必须符合当时社会生活(包括典章制度)的实际.
可分三步走:首先通览全文,弄清文章大意,知道写得是什么人、什么事,表现了什么内容;第一遍没读懂,再读第二遍第三遍,切忌匆匆下笔,一错到底.第二步,由粗到细,根据文意,结合句子结构、语气与词语得性质和作用进行断句,在断句的基础上加上恰当饿标点符号.第三步,反复咏诵,仔细推敲,在咏读中检查修正.
断句时可抓住以下切入点:抓住话标志“曰”“云”“言”等;抓首尾语助词,如“者”“也”“矣”“夫”“其”等;找排偶句,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这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根据古汉语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等;根据古汉语固定格式,如“如……何”“何以……为”“唯……是……”“有以……”等;根据文体特点,如骚体,句尾多带“兮”字,一般是六字成句,近体诗、词的韵脚、平仄、各句字数等都有固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