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诗的1~3节,从听觉,视觉的角度,突出夏日夜晚的什么特点?
2.第4解中有三句诗都与第二节一样,诗人运用反复手法,这有什么好处?
3.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第4节与前三节有什么不同?
人气:275 ℃ 时间:2020-04-11 15:16:02
解答
夜
叶赛宁
疲倦的白昼垂向黑夜,
喧闹的波浪起始静息.
夕阳西下,而月亮
沉思地在苍空浮行.
岑寂的山谷在聆听
平静的小溪的潺鸣.
幽黯的树林弯着身子,
在夜莺的歌声中微睡.
河水侧耳倾听呖呖莺啼,
亲热地同沙岸叨叨絮谈.
而在河面上,轻轻地漾起
芦苇快乐的簌簌的声响.
第一节用白天的喧闹反衬了夜的静谧;第二节用溪水轻轻的歌唱写夜的宁静,用明月的银辉写夜的美好;第三节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第四节总写夜晚的寂静和月色的美丽.
诗的最后一节与第二节构成反复吟唱.这些诗句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营造一种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与律动.
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人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推荐
猜你喜欢
- There is [ ] 'm' in the word 'map' A.the B.a C.an D this 说清楚理由
- 太阳光线照到地球后到哪里去了,又反射回太空吗?
- Her aunt bought her a colorful scarf.
- 8,8,8,6加减成除,一个数字只能用一次,怎么等于24?
- AO⊥BC,垂足为点O,且∠COD-∠DOA=34°28′,则∠BOD=?
- 做房子的桁条的杉木长度需3.8米,直径需要达到14厘米以上.有一根杉木长8米,在距根部3.8米处量得周长45
- 若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为a—5和2a+1则这个数为多少?
- 牛奶如何保鲜,牛奶保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