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求
1,全诗
2,作者
3,作者简介
4,写作背景或者原因
5,按照我问的一一解答就好,不要粘贴大片大片的文字过来看着头疼
原来不是一首诗里面的.我主要是问第一句:"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
人气:252 ℃ 时间:2020-09-19 11:14:50
解答
《挽歌三首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这是我补充的:
那句话应该出现在了邹志安的<< 黄 土 >>里
那时我跪在泥水里为他送行.我曾经想到过:他活了77岁,已很不易;而我们周围能活七八十岁的老人又实在太少.不是老人们不想活,也决非儿女们不孝顺,实在是因为生活水平太差.尽快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这是儿女们挽留老人多驻一时的最符合孝道的方法了.哭也徒然,哀也无助.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
推荐
-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详解
-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引用陶渊明"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寓意何在?
-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己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是陶渊明的诗句还是鲁迅说的啊
-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是什么意思
- 密度大是指空气分子挨的近还是远呢?为什么声音爱走密度大,温度低的地方,简明一点
- 高中数学已知m=(sina ,1 )n=(1,-2cosa )m*n=√10/2 求 tan a
- 一个长方形花园的长和宽的比是5:3,已知长比宽多120m,这个花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 李清照《如梦令》‘绿肥红瘦’中,‘绿’和‘红’分别代表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什么?
猜你喜欢
- 《周总理,你在哪里?》的创作背景
- 作文:为梦想插上翅膀 要怎么写?写给我看看.
- Ia-2I+Ib+3I=0,请问2a-b=?
- 在梯形ABCD中,∠B+∠C=90°,E,F分别为上,下底的中点,求证:EF=二分之一(BC-AD)
- coats,i,sweaters,often,and,in,wear,winter连词成句
- 圆明园由什么组成的,3分钟速度啊,
- 使陀螺进动的力从哪里来?
- 求导:Y=cosLn^2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