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纸带法替代v-t图像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将纸带在计数点处剪断,并依次粘在v-t图像上,横轴每一条纸带的宽度代表0.1s,纵轴每一厘米代表1cm/s的速度变化,将纸带上缘各中点连起来,得到一条直线,就是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线.
上面的是复习资料书的知识点.求解答为什么纵轴每一厘米代表1cm/s的速度变化?
我认为1cm/s×0.1s=0.1cm,从图像面积表示位移的方面看,不应该是每一厘米代表10cm/s吗?10cm/s×0.1s=1cm才对吧?
是书错了还是我错了?
没有人会做吗
人气:123 ℃ 时间:2019-12-16 06:18:17
解答
我的理真实的纸带,第一条纸带s1,第二条纸带s2,s2-s1=at2=t*at=t*v,则v=(s2-s1)/t,t=0.02s*5=0.1s,一厘米长的纸带(s2-s1=1cm)时,纵轴v=(s2-s1)/t=1cm/0.1s=10cm/s. 在处理数据时,如果横轴单位长度(纸带宽度)是取1...你上面取的不是0.1s吗?得出来的结论是10cm/s啊
推荐
- 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v时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止,运动的全部时间为t,则汽车通过的全部位移为( ) A.13vt B.12vt C.23vt D.14vt
- 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_测量小车的路程s,用_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通过公式_求出平均速度v.
- 做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t=0时刻的速度为v0,经时间t后速度达到v,则经t/2时的速度为﹙ ﹚
- 一辆汽车从原点o由静止出发沿x轴做直线运动,为研究汽车运动的规律记录的他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速度
- 用打点计时器拉动通过计时器的纸带来分析物体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中,可以分析的运动应该是( ) A.恒为正值,加速度亦为正值的运动 B.速度恒为负值,加速度亦为负值的运动 C.
- 2(3a-1)-3(2-5a+3a^2)其中a=-3/1 先化简 再求值
- 346人排两纵队,前后两人相距0.5米,队伍每分钟走65米,过889米的桥第一排上桥到最后一排离桥共需多少分.
- 已知α β均为锐角,且cosα=2倍根号5/5,cosβ=根号10/10,求α-β的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