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秦论》的几个问题,
文章的对比论证主要集中在第五段,请问:
(1)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这段中的对比,与其他对比有什么不同?
好答案+++++++分!
是上篇的《过秦论》
人气:243 ℃ 时间:2020-06-27 13:56:44
解答
1,、第5段用的是对比分析然后归纳作结的方法.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可分两层.前一层分析各方面力量的对比.首先指出秦的优势仍然存在,而且比过去强大,因为它占有天下.接着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作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前者.尽管如此,二者却“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就包含着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呢?留给下文解答.第二层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二句.水到渠成地点出全文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这样的对比跟其他对比相比,更能突出中心论点,表达作者的想法.须把这种对比放到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看.昔年,九国之师,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进攻仅有雍州一地的秦,却遭到惨败;而今天,陈涉以数百“疲弊之卒”发难,进攻占有天下的秦,反而取得成功,这就生动地说明了转入守势后的秦已经变得外强中干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孟子说:“失民心者失天下.”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这正是仁义不施而失掉民心的结果.这样来论述,自然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推荐
-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俢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这段材料所强调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 《过秦论》的问题!
- 关于《过秦论》的问题
- 看看
- 关于 过秦论
-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物体速度的变化是2/s为何不对
- 在梯形ABCD中,向量AB=2向量DC,AC 与BD交于O点,若AB=a,AD=b,则OC=
- 对don not play with the fire怎么回答
猜你喜欢
- 如图,∠AOB是直角,OD平分∠BOC,OE平分∠AOC,求∠EOD的度数.
- rimming 和 vanilla
- 1/x=2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 一罐啤酒多少热量相当于几个馒头
- 已知{an},{bn}都是等比数列,它们的前n项和分别为Sn,Tn,且Sn/Tn=(3的n次方+1)/4,对n属于N心恒成立,则a(n+1)/b(n+1)= A.3的n次方 B.4的n次方 C.3的n次方或4的n次方 D.(4/3)的n次方
- 函数f(x)=sinx+2|sinx|(x∈[0,2π)的图象与直线y=k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1,1] B.(1,3) C.(-1,0)∪(0,3) D.[1,3]
- 小明3天看了一本书的4分之一,平均每天看了一本书的几分之几,七天能看完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一辆小车的长度为L,质量等于M.在车的一端站一个人,人的质量等于m,开始时人和车都保持静止.当人从车的一端走到车的另一端时,小车后退的距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