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 >
八年级初二语文文言文21(与朱元思书)~~30(古诗5首)的教参翻译
必须是教参上的
好的加分
人气:210 ℃ 时间:2019-08-18 14:10:03
解答
21 与朱元思书
课文研讨
一、整体感知
这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但与一般书信不同,没有问候的套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而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该文最早见于初唐人编的《艺文类聚》,这本书在选辑作品时,往往是根据不同专题的要求进行摘录.因此,现在我们读到的《与朱元思书》,也许并非是吴均与朱元思信的全文,而仅是作者描绘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景致的一段.
课文中,作者先总叙了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风烟俱尽,天山共色”,富春江的美景就是在这样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中展开.“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不仅写出了江流宛转,随山形而变,江上小舟,顺流而下,随流飘荡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百里富春江上的所见所感的概括,也可以说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一个总体特点.下文自然就转入对山之奇,水之异的描写了.
平静的江面,水之澄澈,以至千丈深的水都能见底,游鱼细石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河段,水流又如疾箭,若奔马,势不可挡.夸张比喻中,水之异尽现.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争相竞高,直入云天,动态比拟中,山之奇毕呈.然后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神往.于是,作者不禁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最后四句,仍结在写景上.清幽淡雅,余音缭绕.
二、问题研究
1.关于书信中的景物描写
六朝文人在往还书信中好用景语作点缀,其作用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典型的景象打动对方,例如丘迟的《与陈伯之书》中写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就有引起对方故国之思,促其早日归顺朝廷的作用.另一种是借景物烘托写信人的心情,例如六朝人伪托的《李陵答苏武书》,其中“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这一段,就有力地烘托了写信人独居塞外、不得归国的凄苦心情.由此可见,书信中的景物描写也是有意而为,是服务于书信的宗旨的.至于吴均此书宗旨如何,因不见原信全文,难以臆断;如果仅就这段景物描写而言,其要害当在“飞戾天”两句上,其宗旨可能是自明本志,也可能是对朋友婉言相劝,希望他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
2.关于文章的体式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骈体文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初期的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亦称骈句,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整齐划一,但并非对仗.到后来发展成“四六文”(亦称“骈四俪六”),对字数和对仗的要求就变得严格起来.本文前两段中,“风烟”两句、“从流”两句、“急湍”两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骈句;其余都不是,可以视为初期的骈体文.
3.课文语句质疑
桐庐在富春江上游,富阳在富春江下游,作者此番乘舟出游既是“从流飘荡”,则当云“自桐庐至富阳”,而信中作“自富阳至桐庐”,是否笔误,因不了解作者当时实际情况,难以确定.
练习说明
一、背诵课文.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通过背诵,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增加对文言文的语感.本文语言优美,而且多用骈偶句式,应该比较容易成诵.
二、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设计此题,意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同时,这也是一道口头表达的练习,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第二、三段的主要内容.学生只要能抓住重点,说出水之清澈(“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和山之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也就能够大致领悟这篇写景美文的魅力了.
三、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的景色.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动手改写,体会文言文与现代文不同的语言特点,与上一题口头表达的练习相得益彰.改写时不必局限于课文本身,也不必像古文翻译那样字字落实,可以加入一些有关富春江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以及人文背景等方面的材料.也可以查找一些历代关于富春江的诗文,最好能将风物介绍和风景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建议
本文可用一课时指导学生自读.
这是一篇美文,应当使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要读懂文本并能顺畅地朗读;二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
朗读的指导,总的说来,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要注意停顿,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使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两个不同的画面交错在一起.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使人感到形象鲜明.教师可要做示范朗读,学生中读得好的也可给同学们示范.
启发想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假定某些情节,然后设问.例如,作者这次是特意选择一个“风烟俱净”的日子并且自雇小船出游;作者说“猛浪若奔”不是从旁看到的,而是小船在浪尖上行驶时亲自感受到的;“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是作者的幻觉,如此等等.根据这些情节设问,也可能引起争论,更有可能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好答案.
本文的难点是“飞戾天”两句.学生以现在的生活阅历很难理解此中深意,如刻意求深,也可能效果反而不好,讲清字面上的意思即可.
有关资料
一、关于作者(穆克宏)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家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才.沈约曾见其文,颇为赞赏.天监初,柳恽任吴兴太守,召他为主簿,常与他赋诗.后为建安王萧伟记室,升国侍郎.入为奉朝请.他曾表求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命焚毁.后奉诏撰写《通史》,未就而卒.事见《梁书》卷四十九、《南史》卷七十二《吴均传》.今人朱东润《诗人吴均》一文中有吴均年谱(见《中国文学论集》,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可供参考.
吴均是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佚.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其“文集二十卷”.《隋书·经籍志》四著录:“梁奉朝请《吴均集》二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皆为二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均诗集》三卷.”可见其文集宋时已大部分散失.明代的辑本有:
《吴朝请集》三卷附录一卷明张燮辑《七十二家集》本.
《吴朝请集》一卷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另有《吴朝请集选》一卷,清代吴汝纶评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本.严可均《全梁文》卷六十辑录其文有《与施从事》、《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等十三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十辑录其诗有《赠王桂阳》、《山中杂诗》、《答柳恽诗》等一百四十七首,较为齐备.
吴均的诗文,《文选》一首未选.不知是不是与梁武帝“吴均不均,何逊不逊”的批评(见《南史》卷三十三《何逊传》)有关.吴均的骈文成就较高,他的《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等,都是传诵很广的名作.吴均的诗和文一样,多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挺拔,有一定的艺术成就.另外,他还有《续齐谐记》,是六朝志怪小说的优秀作品.
(选自《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中华书局1997年版)
二、译文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三、《与朱元思书》赏析(丁长河)
梁陈之际的吴均以写景小品文在当时文坛上独树一帜.《梁书》本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之吴均体.”《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代表作.
这篇文章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信,可是却突破了一般书信的格式,非通常事务的叙述,亦无客套的絮语,而是奇山异水的描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开篇别开生面,新辟奇境,节奏明快,如陡板走丸,精彩夺人.作者泛舟于浩浩江面之上,饱览着沿途悦目赏心的绮丽风光.“风烟俱净”,写其天空之高爽明净.作者从大处着眼,为下文的工笔描摹,勾勒出一幅背景.同时,它又成为“天山共色”的陪衬.“天山共色”,峻山耸入九天,挺拔秀劲.仰视之时,天山相连,万里无云,共呈一色.此乃“奇”山之隐喻.“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叶扁舟于江水之上,不得不随波逐流.这两句写水之自然奔流,舟之任意东西,已暗示此水之“异”,并隐喻了作者由此而产生的飘逸之情.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者承上文扬起的文势一宕,要言不繁,交代出地点、距离,以及其特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至此,文章虽是简笔淡墨,然而,山水之形貌已初步显现出来.紧接着,作者将文笔一挥,崛起描写之文字.
“异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作者在此分两层写.一是用夸张的手法写其秀美.碧波荡漾,澄澈透明;鱼群穿梭,争与人乐,逗人游兴;细石垒垒,怪形异状,以奇引人.鱼之动,使得山水别饶生趣;石之静,衬得鱼之娓娓可爱.两者相映成趣,逼真欲现,给人以清美秀丽之感.一是用比喻的手法写其壮美.山高岭连,自然水之落差极大,成滔滔汩汩之势.波光粼粼,水声轰鸣,置身于此山此水,怎不心胸壮阔,感情激越!
“奇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里没有铺写重岩叠嶂,奇壁陡削之状,而其遮天蔽日,横云割雾之形依然可见.究其实,是作者巧妙地通过一个“寒”字体现出来的:“寒树”缘无阳光温暖而来,无阳光是因为山之高.“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寒树不畏天高气寒,顽强地生长,互比高低,给山增加了无限生机.“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寒树直指苍穹,参差起伏,蜿蜒连绵,宛若山峰.作者在此通过树的特点:适寒、竞长、繁多的描写,突出了树之奇,也就显示了山之奇.真可谓惨淡经营,别出心裁.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游览在江水之上,眼看水石相激,溅起朵朵浪花,耳闻泠泠泉声,谐婉动听.这两句是文章之枢纽,由绘形写貌,过渡到摹声录音.作者步步写来,层层墨染,境界递现.画面转换,妙造自然.“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由奇山异水,引出鸟禽的奇声异音.鸟之鸣,婉转流丽,晶莹润畅,富有音韵之美,悦耳动听.蝉、猿之声,在空谷传响,袅袅不尽,从侧面突出了山之拔地参天,连绵不断.
有奇山异水,有奇声异音,必有人之奇形异迹.顺理成章,过渡自然;笔墨有序,环环相扣.“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具有一飞冲天雄心的人,看见这样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为世俗之事所缠绕的人,望见这样的山谷也要留连忘返,宁愿遁迹山林,不作凡夫俗子.如果说文章前面是正面落墨,那么这里就是侧面着笔,通过衬托的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
文章至此似乎可以结束,然而作者又写出这样四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读者仔细咀嚼,方觉其妙.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全文犹如作者放出的千里之线,这里又收回手中,绾接文章开头四句,总揽经纬,悠然而止.
《与朱元思书》在艺术上很有特色.
别具一格的构思.文章没有出现人物,但又字字不离人物.它给读者设计的环境和气氛是:一只小船在富春江上随流而下,作者于船上饱赏着满目风光.峥嵘的山石,浩荡的江水,挺拔的寒树,清厉的猿叫,给人以秀拔劲峭之感;漾漾的碧波,娓娓的游鱼,泠泠的泉声,嘤嘤的鸟语,久久的蝉鸣,显得清丽隽洁,令人读后如入诗画.
浑然一体的结构.这可分为三方面来说.
形声兼备.这篇文章时而山水之形显露画面,时而鸟禽之声喧于卷幅,做到形声兼备,意舒情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状波翻浪滚之形,闻震聋发聩之声:“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摹鸟语串串之声,宛见群鸟交欢之景.文章就是这样写形写声,形中闻声,声中有形,臻入形声相融的意境.
虚实相间.如果说“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虚写,那么前面则是实写.实写一方面给人以具体的感受,又为虚写提供了依据;虚写进一步突出实写.两者共同表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同时文章又实中有虚,虚中见实.具体描写时,给人广阔的想像天地,使其具有意境上简笔勾勒的美感;侧面虚写中含有形象,且从真实性角度看,又觉合情合理.
动静互见.“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表面看来似乎是写鸟禽声音,实质是以声音来反衬山林之寂静.这是以动写静,寓视于听的手法.“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光线随枝条疏密而明暗,是因为人在船中,船随水行.这是以静写动,寓动于静的手法.
骈散相间.文章虽用骈体,但有散行句穿插其中,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骈体文源于两汉辞赋,到了南北朝畸形发展,文风上绮丽浮靡.但是,《与朱元思书》既不艰深晦涩,又不华辞丽藻,在重视形式美的同时,做到清新隽逸,疏畅谐婉.这在当时形式主义泛滥的文坛上,确是难能可贵的.
《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绘,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上的造诣,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选自《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2004-08-17
推荐
猜你喜欢
© 2024 79432.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