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还望帮我分析一下,
人气:226 ℃ 时间:2020-02-03 22:51:28
解答
选A
题干中:孔子主张“和谐”,墨子主张“兼爱”,孟子主张“政在得民”,都体现出了“爱民”的思想.这种思想的产生是由于当时连年战争,人民疾苦而产生的.
B选项本身错误,当时正处于百家争鸣时期.
C选项本身错误,孔子是春秋末期人物,奴隶制还没有全面崩溃.
D选项不能反映出题干内容.
推荐
- 孔子“德政”、孟子“民贵君轻”、墨子“兼爱、非攻”的思想观点有何突出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产生的社会
-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什么?
-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
- 孔子老子庄子孟子墨子……
- 一项工程由甲乙两队完成,甲单独16天完成,乙单独12天完成,先由甲做4天,然后合作,几天可完成工程的六分之五?
- So,I have -_____bring my dictionary _____me______school,55555555
- 《诗经》《采薇》中的“雨雪”的“雨”是读三声还是读四声
- 三个人去住房,每个人十元,老板又退回五元,店小二私自留下二元,每个还一元,那么每个人就只付出九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