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第一面镜子,而土壤则是第二面镜子哦.
如果只有一项的话,那就是植被.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这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通常把这些因素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人类圈等六大圈层。在初中课本中,人们区分自然环境主要依靠植被,如非洲的热带草原,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而温带落叶阔叶林只会出现在亚洲东部大致北纬40至55度或欧洲西海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而在高中课本中,也出现了把土壤当做自然环境标志的文字,但我们老师补充说,植被第一,土壤第二。不同自然环境下,土壤也会有所不同。美国中央大平原是肥沃的黑土,因为当地是温带草原植被。我国南方低山丘陵是贫瘠的红壤,因为南方夏季高温多雨,且水土流失严重,分解作用强,土壤肥力不高。而四川盆地内,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则形成了罕见的紫色土。如此等等,依据土壤也可以区分自然环境的差异。但土壤的区分度不如植被来得明显。自然景观,指可见景物中,未曾受人类影响的部分。“自然”的定义实际上不易划定,因此容易的处理方法是把“人为的”当作相对的名词。自从人类生活在地球表面以来,未受人类影响的景观,在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域附近已经很少存在。因此,严格说来“自然景观”很难寻获,更不易鉴定。以城市周边的森林公园而言,一般人都可能称它自然景观,但是实际上却是人类造林的成果。因此有“半自然景观”或“近自然景观”等名词的出现。这是指一切不具明显人类利用如建筑物、花园、农耕地等的景观。因此在野外观赏地形、森林等,都属于一般人称的自然景观。观赏的自然地形或生物,是否在历史上曾受过人类的影响,并不予考虑。 因此,自然景观不能单纯地认为是植被或土壤,大凡自然界的东西,一般皆可称之为自然景观。而土壤,尤其是植被,因其鲜明的独特性,可以用来当做自然环境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