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金不怕火炼”能充分体现金具有的性质是:
A.硬度较小 B.密度较大 C.导电性好 D.化学性质稳定
2、有关汽水说法正确的是:
A.汽水的pH为3——4,它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要和汽水
C.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来制汽水、
D.打开汽水瓶该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3、下列无知分别在水中充分溶解,其中会使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的物质是:
A.NH4NO3固体 B.NaOH固体 C.98%的硫酸 D.食盐固体
4、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发生变化,其变化原因与快哦国企成分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生石灰 B.铁钉 C.烧碱 D.盐酸
5、有关金属X的表述:1它的主要矿物的化学成分是X2O3;2它只要通过热还原法冶炼而得;3它的年产量于各金属之首.判断,X是
A.镁 B.铝 C.铁 D.钢
6、用石灰浆刷新的墙壁上掉下一块白色固体,小红为探究其成分,她应该使用的试剂是
A.酚酞、氢氧化钠溶液
B.酚酞、稀盐酸
C.酚酞、氯化钠溶液
D.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7、下列物理量不会随水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A.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B.一定量的烧碱溶于水后溶液的pH
C.食盐溶液的密度
D.一定量的浓硫酸溶于水后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
8、有甲、乙、丙、丁四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只要以单质存在.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存放,但可以用丙制的容器存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丁>丙
B.丙>丁>乙>甲
C.丙>乙>丁>甲
D.乙>丁>丙>甲
4、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发生变化,其变化原因与空气成分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生石灰 B.铁钉 C.烧碱 D.盐酸
人气:176 ℃ 时间:2020-01-25 08:13:49
解答
1、“真金不怕火炼”能充分体现金具有的性质是:D
A.硬度较小B.密度较大 C.导电性好D.化学性质稳定
2、有关汽水说法正确的是:D
A.汽水的pH为3——4,它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要和汽水
C.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来制汽水、
D.打开汽水瓶该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3、下列无知分别在水中充分溶解,其中会使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的物质是:A
A.NH4NO3固体 B.NaOH固体C.98%的硫酸D.食盐固体
4、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发生变化,其变化原因与快哦国企成分没有直接关系的D
A.生石灰B.铁钉 C.烧碱 D.盐酸
5、有关金属X的表述:1它的主要矿物的化学成分是X2O3;2它只要通过热还原法冶炼而得;3它的年产量于各金属之首.判断,X是C
A.镁 B.铝C.铁D.钢
6、用石灰浆刷新的墙壁上掉下一块白色固体,小红为探究其成分,她应该使用的试剂是B
A.酚酞、氢氧化钠溶液
B.酚酞、稀盐酸
C.酚酞、氯化钠溶液
D.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7、下列物理量不会随水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A
A.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B.一定量的烧碱溶于水后溶液的pH
C.食盐溶液的密度
D.一定量的浓硫酸溶于水后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
8、有甲、乙、丙、丁四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只要以单质存在.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存放,但可以用丙制的容器存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
A.甲>乙>丁>丙
B.丙>丁>乙>甲
C.丙>乙>丁>甲
D.乙>丁>丙>甲
楼上的.
不要乱回答啊.
推荐
-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C,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D,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分子
- 两道化学选择题
- 4gNaOH溶解于20ml的水中.所得碱液密度为1.15g/立方厘米.则该碱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若函数f(x)=(2a-1)^x在R上为减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是90度角大,还是-180度角大?
- 某校54名同学参加植树,男生每人植树3棵,女生每人植树2棵,一共植树137棵,求这个班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双生子宇航员悖论”是异曲同工?还是巧合?或者我们的祖先太强大了
- 已知角a的终边在直线y=-3/4x上,也2sina+cosa=
猜你喜欢
-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dc⊥ad,ae平分
- 谁懂电子排布的,解释下排布中数字和字母的意思
- 如果a2【a的平方】+2ab=5, ab+ab2【b的平方】=-2,
- Going to a Friend's House有谁能帮忙翻译一下
- 关于蓝色海洋的作文,保护海洋环境有关的.
- 请各位老师帮忙解释簇拥这个词的意思?
- x甲乙两地相距1000米,小丽从甲地,小东从乙地同时相向而行,小丽每分走80米,小东每分走45米,两人多长时
- 你怎么理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