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 >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一、《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写出下列带点的汉字的读音,并填空.
孔君平诣其父( ),“诣”的意思是 ;为设果( ),是 为 设果;儿应( )声答曰( ).
2、“惠”通假字是( ),“甚聪惠 ”是说杨氏子 从文中 这一句话可以看出.
3、杨氏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
二、《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成语() 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 是()的知音,从() 这两句可以看出.
2、人们常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叹()
3、高山流水比喻()人们把知音比作() 的人.
4、你是怎样理解伯牙绝弦的:()
三、《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理解词语意思
诲:惟:援:俱:
“之”在古文中有不同的意思,在本文中出现多次,我知道在“之” 通国之善弈者也意思是 ,惟弈秋之为听是指 :
思援弓缴而射之是指 ;是虽与之俱学是指 .
2、理解句子的意思.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回答问题
那你知道后者为什么学不好吗?从他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去人近 及日中 孰 为汝 多知 乎
“为”是多音字,文中的“为”如:此不为读( )孰为读( ).
2、联系课文,把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来
孔子不能决也.
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孩辩斗的原因是一儿认为原因是一儿认为原因是
3、科学知识.我知道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
早晨的太阳之所以看起来比中午的大这是视觉的
人气:426 ℃ 时间:2020-03-29 02:15:41
解答
诣 【拼音】:[yì] 叫 杨氏子
慧 机智聪明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用孔的语气反驳孔
高山流水 钟子期 伯牙
知音难觅
音乐 相互了解
教导 只 拉 一起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是他们的智慧不相同么?不是这样的
学习要专心致志,一心一意
离人近 等到中午 谁 说你 智慧多
孔子不能判断
谁说你智慧多?
一样远近
误差我辛辛苦苦做的题你不会连答案都对不上号吧你还是另请高明吧,网络不是你投机取巧的工具
推荐
猜你喜欢
© 2024 79432.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