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意为生长繁殖).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材料二 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不再听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
回答:
⑴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
⑵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
⑶你认为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有什么积极作用?
人气:363 ℃ 时间:2020-03-25 02:50:21
解答
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战争,敌对关系和友好往来的关系.
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战争和昭君出塞的影响而出现的.
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与他国的友好关系.
纯属个人意见!
推荐
- 材料一 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意为生长繁殖).失我焉支山
- 有一首匈奴民歌有一句话是:“亡我祁连山,是我六畜不蕃息”.请问哪位知道原文?
- 材料一 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意为生长繁殖).失我焉支(胭脂
-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这句话里的“蕃”的读音是什么?
- 霍去病最后把匈奴人敢出祁连山了吗?
- 雨下的多么大啊!.翻译成英语
- 天空究竟是蓝的还是绿色?你们知道吗
- 虫字旁一个乔,是什么字.问字的发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