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本诗首联两句写了什么样的景像?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本诗叫《月夜忆舍弟》,“忆舍弟”的背景既是在月夜,但还有一个更大的背景是().因为本诗既表达了作者于颠沛流离的思乡之情,也表达了作者()
人气:100 ℃ 时间:2020-04-07 16:08:00
解答
1.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渲染了浓重悲凉,荒凉凄清的氛围
2.但还有一个更大的背景是战事频繁、激烈,道路阻隔,音信不通的时期
也表达了作者担忧国家的安危
推荐
- 古诗赏析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诗人杜甫的诗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意思
-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
-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 杜甫的 月夜忆舍弟 中的 月是故乡明 的含义
- 中和PH=3的醋酸(Ka=1.75*10-5)100ml.
- 反问句造句
- 把牧童改写成一篇文章最好一千字以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