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厘米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0.3秒,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是0.1秒.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3秒,试估算.
(1)滑块的加速度有多大?
(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1、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1为0.030/0.3=0.1m/s
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2为0.030/0.1=0.3m/s
滑块的加速度为(0.3-0.1)/3=0.06667m/s^2
光电门间距离s=1/2*(v1+v2)*t=0.5*(0.1+0.3)*3=0.6m
我的问题是第二问 s=1/2*(v1+v2)*t这个式子没看懂
为什么不可以用X=V1t +1/2at²去算?
人气:328 ℃ 时间:2020-02-05 01:55:21
解答
由于速度均匀变化,所以可以用首末速度的平均值,即1/2*(v1+v2)来表示平均速度,则s=1/2*(v1+v2)*t.
这是比较常用的计算平均速度的方法.
用X=V1t +1/2at²计算也可以,结果是一样的.两个公式可以互相推导.
【du教育】团队很荣幸为您答疑解惑!
推荐
- 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29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1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
- 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29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1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
- 如图所示,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0.29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0.11s,遮光板从通过第一个光电
- (1/3)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
- 某同学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他在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2cm的遮光板.然后他利用气垫导轨和数值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t1=0.31s,通过第二个光电
- 某工程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2/5
- (1)10x-[2x+(7x-3)-5]
- 动量公式p=h/λ λ单位
猜你喜欢
- 六年级数学同步训练下册P16页第三题怎么做
- 二阶微分方程y^3y''+1=0 当x=1 时,y=1,y'=0
- 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
- 十字相乘法 因式分解 a^3+4a^2+4a
- 四边形ABCD的内角A与C互补,AB=1,BC=3,CD=DA=2
- 有17个苹果,分别分成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和九分之一,怎么分,
- (传球概率等)甲.乙.丙.丁四个人进行传球练习,每次球从一个人的手中传入其余三个人中的任意一个人的手
- A(-2,-3),B(2,1),C(1,4),D(-1,-4),判断AB向量CD向量是否共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