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采用的是有效率.一般来说,应该按溶液的1-5ppm来投加.
这个量很小.你说的观点有些矛盾,1-5PPM 你前面说是有效氯,后面又是按溶液浓度。没看明白其实如果你对膜的了解透了,那就不矛盾了。因为国内的次氯酸钠根据出厂存放时间的不同,有效氯的浓度和标称非常的不符。而刚出厂的又会超过标称的浓度。而有机膜中除了一些进口的特殊超滤可以抗到5000ppm以外,其他的有机膜一般耐受次氯酸钠的能力很低。所以,需要在溶液调配前先进行有效氯的测量,在测完有效氯的浓度过后,按照1-5ppm左右的浓度再配。而如果不事先测得有效氯浓度就按标称去干的话,那要么膜洗不出来,要么就是浓度过高,使膜的使用寿命降低。其实如果你对膜的了解透了,那就不矛盾了。因为国内的次氯酸钠根据出厂存放时间的不同,有效氯的浓度和标称非常的不符。而刚出厂的又会超过标称的浓度。而有机膜中除了一些进口的特殊超滤可以抗到5000ppm以外,其他的有机膜一般耐受次氯酸钠的能力很低。所以,需要在溶液调配前先进行有效氯的测量,在测完有效氯的浓度过后,按照1-5ppm左右的浓度再配。而如果不事先测得有效氯浓度就按标称去干的话,那要么膜洗不出来,要么就是浓度过高,使膜的使用寿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