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召公谏厉王弭谤》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人气:115 ℃ 时间:2019-08-19 01:53:43
解答
归纳下列多义词的义项.
与
1.失其所与,不知
2.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3.秦伯说,与郑人盟
以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以告,则杀之
3.是以事行而不悖
犹
1.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流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2.三年,乃流王于彘
3.三教九流
参考答案:
与:1.帮助;2.赞许;3.和、跟.
以:1.认为;2.依据,按照;3.因为,“是以”即“以是”.
犹:1.如同,好像;2.尚且;3.还、仍.
流:1.流动;2.放逐、流放;3.流派、派别.
古今异义:
亲戚
古义:国君的同族人.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成员.
道路
古义:路人.
今义:地面上供人或车马行走的部分;两地之间的通道.
省略句:
()以告,()则杀之.
吾能弭谤耳,()乃不敢言!
宾语前置句:
是以事行而不悖.(应是“以是事行而不悖.”)
状语后置句:
夫民虑于心而宣之于口.(应是“夫民于心虑而于口宣之.”)
推荐
- 急求《召公谏厉王弭谤》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活用、、、
- 求《马说》里的通假字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重点句式.
- 木兰诗: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 答谢中书书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词类活用是哪些?
- 求《赤壁赋》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古今异义总结
- 杜甫第二首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的景色,说明什么,同时隐含什么即将过去?
- (Z)-3-甲基-4异丙基3庚烯 的结构简式是什么
- 用数字卡片0.2.3.4,共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一一列出来)
猜你喜欢
- 甲乙共养鸡79只,甲卖出所有鸡的5/12,已卖出3只后,两人所剩的只数相等,甲乙原有鸡几只?
- 在5,2.1,根号7,π中,无理数有( )
-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中的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话表现了小草什么
- 完成分化已成熟的根冠细胞这句话对吗?
- 如果质量数越大,重量就越大,那么碳原子质量数比氧原子质量数小,为何固体碳比气体氧重呢?
- 等比数列{an}中的各项均为正数,且a5a6+a4a7=54,则log3a1+log3a2+...+log3a10=
- 方案一,方案二用英语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