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 有人不慎跌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深洞中,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立即下洞救人
B. 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露时,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 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滴入稀盐酸来中和
D. 图书档案起火,用大量水浇灭
人气:285 ℃ 时间:2019-10-23 03:20:17
解答
A.二氧化碳不能维持人的呼吸,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进入含大量二氧化碳的洞中救人,非但遇难者不能得救还会使救人者同样遇难,故A错误;
B.大量煤气泄露与空气充分混合,遇电器开关产生的火花会产生爆炸,因此发现泄露时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关闭气阀是正确的选择.此项应急措施注意到了这两点,故B正确;
C.如遇到电线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这样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故C错误;
D.图书档案起火,为更好保护图书档案,若使用水灭火会使大量图书档案浸水而损坏,故D错误.
故选B.
推荐
- 将40g石灰石样品投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映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比原来烧杯中稀盐酸的总质量增加了26.8克 原石灰石中的固体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 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参加反应的HCI的质量 (3)原石
- 1.取100g过氧化氢溶液,加入2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称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98g.求:1.生成氧气多少克?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体积?(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1.43g/L) 2.这10g过氧化氢溶液中有过氧化氢多少克?
- 1)t℃时,将425克含有A物质的溶液,蒸发掉300克水后,溶液恰好饱和;若另取85克原溶液,加入25克A物质和40克水,充分搅拌后也恰好饱和.则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 A高温生成BC
- 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它可用来制造及其、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现将15mL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到5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
- “log18 9=a,log18 54=b,求18 的2a-b次方”
- 将PH=6的某酸溶液与PH=8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和,所得溶液的PH值是
- 描写花草短文!200字就行!急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