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 >
物态变化一章所有知识点,像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还有怎么判断晶体和非晶体 图像判断.
晶体熔化的特点 非晶体熔化的特点
人气:444 ℃ 时间:2020-01-19 21:57:41
解答
学习目标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学习重点
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汽化的两种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正确识别现实生活中的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现象.?
学习难点
蒸发与沸腾的区别与联系;
利用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吸、放热规律解决问题.
> 知识要点梳理:
一、汽化和液化
汽化:
要点诠释: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蒸发:
(1)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较缓慢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3)液体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沸腾:
(1)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水沸腾时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虽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不变.
液化:
要点诠释: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液化放热.
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所有气体都可液化).2、压缩体积.
液化的好处: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注意:汽化与液化互为逆过程,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二、升华和凝华
要点诠释:升华吸热,凝华放热,互为逆过程.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例子: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灯丝变细,卫生球变小.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
例子:霜,树挂、窗花的形成过程.
规律方法指导:
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和联系:
相同点 不同点
部位 温度的要求 程度 影响条件
蒸发 ①、都是汽化
②、都要吸热 表面 无特殊要求 缓慢 表面温度、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表面积大小
沸腾 内部与表面 必须达到沸点 剧烈 沸点受大气压强的影响
2、吸热的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经典例题透析:
汽化和液化知识的考查
1、干湿球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图中右边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由于水在蒸发时要_________,因此右边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左边温度计的读数_________.因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越少,水的蒸发就会越快,这样,干泡和湿泡的温度计示数差值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蒸发要吸热,造成右面的温度计示数下降,而干泡的温度计因为没有蒸发吸热的现象,造成两只温度计出现示数的差异.
答案:吸热;低;少;
总结与升华:理解蒸发吸热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小明从讲台上取下一只温度计并把它的玻璃泡用纱布包好,沾上酒精后取出,放在教室里,这只温度计的示数与原来相比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解析:由于酒精的蒸发吸热,所以温度计示数会下降,但酒精蒸发较快,待酒精完全蒸发后,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室温相等,因此,温度计的示数先下降,然后上升最后不变.
2、1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A内放着盛有80℃热水的小试管B,如图所示,当对大烧杯内的水加热时,烧杯内的水很快就烧开,若继续加热,试管B内的水将
A、到100℃就沸腾;B、到100℃不能沸腾;
C、管内水温保持80℃不变;D、无法确定.
解析: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当烧杯内的水温度达到100℃时,若继续加热,水开始沸腾温度不会上升,同时热量会传给小试管,小试管温度上升达到100℃,此时小试管和大烧杯的温度相同均为100℃时,二者之间没有热量的传递了,即小试管没有能继续吸收到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答案:B.
总结与升华:液体沸腾应达到两个条件即: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二者缺一不可.
举一反三:
如图,对烧杯加热一段时间至水沸腾,然后再将盛有某种液体的试管插入沸水中,结果,一会儿试管中的液体也沸腾了,由此可以判断( )
A.试管中的液体也是水
B.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C.试管中的液体可能是水
D.试管中液体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
解析:若试管中的液体沸腾,那么试管中的液体沸点就应小于水的沸点,才能从水中吸热而沸腾.
答案:B.
3、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牙齿的小镜子,要放在火上烤一下才放进病人的口腔中,医生这样做是为了()
A.消毒,防止将病毒带入口中
B.把镜面上的水分烘干
C.避免病人感觉镜子冷
D.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便于观察
解析: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降温和压缩体积,小镜的温度低于口腔的温度,如果不用火烤一下,会造成口腔内的水蒸气液化,看不清牙齿的情况.
答案:D
总结与升华: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我们所见到的“白汽”“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举一反三:
我国古代的饮器中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
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通过液化方式获得水
解析: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因此,通常温度较低,水蒸气易在其表面液化,因此选B,是因为空气是不易液化的.
答案:B
4、谚语中的“水缸出汗,不用挑担”该如何理解?
解析:水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面以下部分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外表面就产生了液化现象,水珠附在水缸外面.晴天时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虽然也会在水缸外表面液化,但微量的液化很快又蒸发了,不能形成水珠.而如果空气潮湿,水蒸发就很慢,水缸外表面的液化大于汽化,就有水珠出现了.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大,降雨的可能性大,当然不需要挑水浇地了.
总结与升华:谚语中往往蕴含了物理知识,我们学过物理知识以后要对周边的现象加以分析,这也利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
举一反三:如何理“霜前冷,雪后寒.”
解析:在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骤然变冷(温度低于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霜,所以有"霜前冷"的感觉.雪熔化时要需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我们有"雪后寒"的感觉.
5、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A、用衣架将湿衣服展开晾晒;B、用热风干手器吹湿手;
C、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入冰箱;D、喝开水为了不烫口,向水吹气.
解析:用衣架将湿衣服展开晾晒是增加表面积,使蒸发变快.用热风干手器吹湿手是提高物体温度及加快空气流动,有利于蒸发.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入冰箱是降低温度同时减小了物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使蒸发减慢.喝开水为了不烫口,向水吹气是加快表面空气流动速度使蒸发加快.
答案:C
总结与升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液体的温度高低.
举一反三:
夏天,饭菜经常变馊.为了防止饭菜变馊,在没有冰箱的情况下,小明从商店买了一块冰,放在饭菜的上面,小刚倒一盆冷水,将一只盛有饭菜的篮子搁在离水面稍高处,再将一块白纱布缝成圆筒形,下面浸入盆中的水里,上端用夹子夹在篮子柄上,把整个装置放在通风处,事实表明,两种办法都能防止饭菜变馊,试说明两种办法的物理原理?哪种方法更好些?
解析:第一种方法是利用冰融化吸热来给食物降温;第二种方法是利用液体蒸发吸热来给食物降温,放在高处,空气流动快,蒸发加快有利于食物的储存;第二种方法比较经济实惠.
升华和凝华知识的考查
6、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
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
C.“雪景”经历了汽化和凝固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D.“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解析:卫生球加热后先升华变成气态,停止加热后,随温度降低,又会凝华,有一部分会附着在树枝上,形成所谓的“雪景”.
答案:D
总结与升华:有些固体吸热后会发生升华现象;放热后温度降低又会凝华.
举一反三:
如图,用久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上的钨( )
A.凝固了 B.升华了 C.凝华了 D.先升华后凝华
答案:D;
推荐
猜你喜欢
© 2024 79432.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