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 >
求电离平衡详解
人气:111 ℃ 时间:2020-05-11 17:27:28
解答
形成条件溶液中电解质电离成离子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平衡状态.具体一点说,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温度,浓度),当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的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即电离平衡.一般来说,强电解质不存在电离平衡而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强电解质有离子化合物和某些具有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大部分盐类(NH4Cl).弱电解质有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弱酸(CH3COOH)、弱碱(NH3·H2O)、水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1.温度: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2.浓度:弱电解质分子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3.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与该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从而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朝着生成弱电解质分子的方向移动,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的效应称为同离子效应.4.化学反应:某一物质将电离出的离子反应掉而使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电离方向)移动.5.弱酸的电离常数越大,达到电离平衡时电离出的H+越多,酸性越强;反之,酸性越弱.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每一步电离都有各自的电离常数,且各级电离常数逐级减小,一般相差较大,所以其水溶液中的H+主要是由第一步电离产生的.6.对弱碱来说,也有类似弱酸的规律.7.分步电离中,越后面电离出的离子数越少.--------------------------------------------------------------------------------------------------------电离度公式α(电离度)=已电离的分子/原有分子数×100%---------------------------------------------------------------------------------------------------------水的电离:精确的实验证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的电离,生成H3O^+(水合氢离子,即H+·H2O) 和OH^-:H2O + H2O H3O^+ + OH^-可简写为:H2O H ^+ + OH^-Kw叫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为水的离子积.在25℃时,水中H^+溶度和OH^-溶度都是1x10^-7mol/L,所以Kw=c(H^+)·c(OH^-)=1x10^-14Kw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大100℃时,Kw=5.5x10^-14判断电解强弱方法:1.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与强电解质做导电性对比实验2.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比较反映速率的快慢,如将Zn投到等浓度的盐酸与醋酸中比较,结果前者比后者快.平衡方向的改变方程式在上述反应过程中,弱电解质分子电离与离子结合成为分子,二者共同构成一组可逆反应.常以弱电解质分子电离出离子的反应方向为正反应方向,以离子重新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反应方向为逆反应方向.与化学平衡一样,电离平衡是可以因为条件变化(如浓度、温度、酸碱性等)而移动的.以下列表归纳了外界条件变化对电离平衡及c(H+)的影响,这里假设弱电解质AB可以电离成(A+)和(B-),且电离过程吸热,则电离方程式AB=(可逆反应)=(A+)+(B?)条件改变内容v(正),v(逆)关系平衡移动方向增大c(AB)v(正)>v(逆)向右减小c(AB)v(正)v(逆)向右升高温度v(正)>v(逆)向右降低温度v(正)
推荐
猜你喜欢
© 2024 79432.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