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解释原子序数和原子量之间的关系,并说出元素在周期表中是怎么排列的?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在没有形成离子的情况下);
原子量,即原子的质量.科学家规定以一个碳原子(指碳-12)重量的十二分之一为标准,其他的原子重量同这标准相对照得出相对重量,称为这个原子的原子量.
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纵列称为一个族,最后有两个系.
2.电子数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有什么关系?第三周期与第二周期的元素在电子数上有什么区别?
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
周期表中一个纵行称为族,族是原子内部外电子层构型的反映.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大,从上到下(也就是同一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是否存在相邻的原素有着相同的中子数?为什么?
中子数只能近似算,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质量数等于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因为同位素的存在也许存在相邻的元素有相同的中子数
4.周期表总颜色是怎么排列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不同元素周期表用颜色区分的内容不同.最普通的是区分金属和非金属(可能稀有气体还用令一种颜色区分),专业一些的区分的是周期表中的区域(分为s、d、ds、p区,是按电子填充规律划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