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我认为应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穿鞋人,他错在没有抓住矛盾的本质,只看了表面现象;取鞋人的错误在于,没有把看到的情况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所以认为“没有必要”.
我认为这篇文章应着重放在与实际相结合上,分清矛盾本质,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可取材生活中一些类似事件,例如坐在同一间教室的同学,学同样的内容,但是成绩总有不同,因为表面看起来一样,实质上是主要是上课学习的方式方法、认真程度、学习效率.
再有,甲乙二人是邻居,甲住在坡上,乙住在坡下.甲乙同时挖口井,甲挖了10米没有出水,然后跑去告诉乙说:不要挖了,挖了10米都没有水;乙却不听,甲在旁边讪笑.结果乙挖了不到10米,水就出来了.同样的道理.
就好比同是感觉腿长腿短,但原因不只是因为路不平,还可能是因为鞋子不一样;看到两只不一样的鞋子就认为没有用处,但是另外两只可能正好与这两只配对的.那我就离题了,写关于优点缺点那方面了。话说你会朝哪个方向写或者来个标题.题目:莫让眼睛欺骗了你
美丽的花朵不都是芳香的,艳丽的蘑菇可能是有毒的。老师曾对我们说,眼见不一定为实,不要让表面现象欺骗了你,抓住事物的本质才最重要。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甲乙二人是邻居,甲住在坡上,乙住在坡下。甲乙同时挖口井,甲挖了10米没有出水,然后跑去告诉乙说:不要挖了,挖了10米都没有水;乙却不听,甲在旁边讪笑。结果乙挖了不到10米,水就出来了。甲的错误在于,虽然同是10米,但却忽略了地势高低,能否出水的关键不在挖多少米,而是相对于地下水的位置,你挖了多少米。
等等等,举例剖析,引入自己生活中的现象,最后解题立意,结尾来几句感慨,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