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源头是---------------
黄河源头在哪里?黄河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
一九七八年,科学考察队发现,它位于青海的腹地.在腹地上有昆仑山,颜喀拉山,布尔汉布山;山下有盆地,大片沼泽,是高山雪水形成的花海子,称为星宿海.但它还不是河源.后再经深入的查勘,又发现了三源:一是扎曲,二是约古宗列渠,三是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干涸,而卡日曲最长,流域面积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干涸,是黄河的正源.
古诗如------------------
黄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长江:
《 游金山寺 》-------------苏轼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赏析---------------
熙宁四年(1071)十一月,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任杭州通判.途经镇江,登临金山,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古诗.全诗从头到尾,紧紧围绕一个“江”字,他的家乡在长江的源头,此时又身临江尾,当他见到长江阔大的流水,尤其是江边留下的浪痕和那被江水冲击,时隐时现的巨石时,不禁深深感到世事的艰难、生命的漂泊浮沉,勾起了归田的念头.作者在诗的后半部分由实入虚,无中生有,写他天黑之后看到江心怪火,想象这是江神在嗔怪他不想归山,于是面对江水发出了有田便归的誓言.全诗如江水漫流,意到言止,虚实变化,纯任自然,很能体现他七言古诗曲折变化而又如行云流水的特点.起句与结句,遥相呼应,不可移易地写出了他作为蜀士的游宦生涯,这也是本诗构思上值得注意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