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形成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又为了解决陆路的不便性,因为陆路受地形影响,前往中亚会经过许多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又中国东岸夏、冬两季有季风助航,因此也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欧陆的方便性.在古代中国即有此项交流,尤其是中国东南沿海的居民而言,更是显著.
早期陆上丝绸之路早期的兴盛是依赖于汉朝的苦心经营.汉国力强大,海内一统,自然想法是“震慑殊俗”,所以汉对丝绸之路的经营不仅仅局限于贸易,还有完全的控制.当然还有另一条极为重要的原因:以罗马帝国为首的西方经济的繁荣,假说,如果没有文化和物质的交流,丝绸之路如何能盛极一时呢?
海上丝绸之路也是兴起于汉,汉的强大国力不仅打通了前往日本,朝鲜半岛的海路,还打通了去往印度及东南亚的海路.
中期的丝绸之路也是依赖于唐宋两大朝的强盛.观察唐代地图不难发现,唐已经牢牢控制住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咽喉.但是因为唐朝的兴盛正好赶上西方东罗马帝国的衰亡,所以大唐独孤一方.西方并没有类似大唐一样的强国可以与唐交流,导致了陆上丝路的局部闭塞,常年只有盗匪通行.不过在大唐时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文化和宗教的交流在思路上还是十分的紧密.而宋朝的陆上丝绸之路是处在一个由盛转衰的时期,大宋虽然强大,但版图大不如前,对西域也没有像前朝控制力.相反,边境更是战事连连.不过由于商业的兴盛和北宋的国力,北宋的丝绸之路在西夏,回鹘和吐蕃中还是开辟了一些贸易线路.北宋覆灭于1127年,在南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走向没落.
大唐时期,航海术和造船业的发展也促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继续兴起,局部取代了原有的丝绸之路.而海上丝绸之路,则依托唐宋时期中国长江沿岸及东南沿海新兴都市的兴起稳步发展,航路直通欧洲.航路由广州启航,经海南岛、环王国(今越南境内)、门毒国、古笪国、龙牙门、罗越国、室利佛逝、诃陵国、固罗国、哥谷罗国、胜邓国、婆露国、狮子国、南天竺、婆罗门国、新度河、提罗卢和国、乌拉国、大食国、末罗国、三兰国.大量的商人和移民,学者,学生,由海上丝绸之路往返于唐宋与其他国家.
在南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走向衰亡,在1200年没落.南宋与金跨江而治,且需经过金境内才能抵达陆上丝绸之路.等于说,南宋已经完全丧失了陆上丝绸之路的控制权,从使用权上来说也受到了限制.金国的国力也并不十分强大,不足以经营陆上丝绸之路,西夏等小国更是无从涉足.从而,陆上丝绸之路的无人看护成为了他没落的一部分原因.且1100-1200年西方处于十字军东征时期的巅峰,短短100年,经历了三次十字军东征后,西方和中东国家的经济和国力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而减少了贸易的流通,促进了陆上丝绸之路的消亡.
南宋便利的水域则促进了海上丝路的继续发展,且政府在此时注意培植港口,先后在广州、临安府(杭州)、庆元府(明州,今宁波)、泉州、密州板桥镇(今胶州营海镇)、嘉兴府(秀州)华亭县(今松江)、镇江府、平江府(苏州)、温州、江阴军(今江阴)、嘉兴府(秀州)澉浦镇(今海盐)和嘉兴府(秀州)上海镇(今上海市区)等地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其中以广州、泉州和明州最大.泉州在南宋后期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宋朝元符年间(1098年-1100年),中国海船已经用罗针导航;到了南宋中期,海船普遍用罗针导航;当时掌管船只航行方向的舟师都备有秘密的海道针经,详细列出从广州或泉州往返西洋各地的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