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德 《最后一课》写作背景
人气:394 ℃ 时间:2019-09-06 01:10:00
解答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一八七○年七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摰诙酃纳ブ訑.九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推荐
猜你喜欢
- 六年级数学同步训练下册P16页第三题怎么做
- 二阶微分方程y^3y''+1=0 当x=1 时,y=1,y'=0
- 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
- 十字相乘法 因式分解 a^3+4a^2+4a
- 四边形ABCD的内角A与C互补,AB=1,BC=3,CD=DA=2
- 有17个苹果,分别分成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和九分之一,怎么分,
- (传球概率等)甲.乙.丙.丁四个人进行传球练习,每次球从一个人的手中传入其余三个人中的任意一个人的手
- A(-2,-3),B(2,1),C(1,4),D(-1,-4),判断AB向量CD向量是否共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