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楷模:苏宁苏宁(1953-1991),山西省孝义市人.1969年2月入伍.苏宁是我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位想现代化、钻现代化、干现代化的先进典型.1991年4月21日,为抢救投掷手榴弹失手的战友而光荣牺牲.
他的生命在手榴弹嗤嗤冒烟直至爆炸的3.7秒被燃烧得通红.苏宁,年仅37岁的炮兵团参谋长,为抢救战友舍生忘死,光荣牺牲.他以纯粹的军人姿势,倒在和平时期砺兵的堑壕旁.
通常,人们认识苏宁,都会从这个辉煌的壮举开始.一生未经历战争却一生为未来战争准备不已的苏宁,迅速在亿万人心中激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缘于他以睿智与谋略,树立了一个当代军人应有的风范!
鲜活的历史细节是英雄灵魂和思想轨迹最深刻的体现.苏宁弥留之际的8天8夜惊心而动魄——医生屏住呼吸,用剪刀小心翼翼一层层剪开沾满鲜血的内衣:一套破旧的69式绒衣、绒裤,袖口、领子都已磨破;军用尼龙袜、战士穿的绿粗布短裤,颜色正由绿变黄.由此,有人读出朴素,有人看到精武.
床榻上,二尺见方的白布折叠的小包,叠放着他随时换穿的军装.中国士兵入伍初始枕过的包袱皮,苏宁枕了整整22年.由此,有人想到兵之本色,有人悟出军人的“枕戈待旦”.
苏宁的简朴,源于强烈的忧患意识.他始终过着淡泊、廉俭的生活,目光却时刻紧盯着世界军事科学发展的前沿.9平方米的背阴斗室,被挑灯夜读的烛光映照得一如进攻前的堡垒.一摞摞书籍、手稿和布满演算公式的草纸,凝聚成70篇卓尔不凡的军事论文,精绘出一幅二十一世纪的战场图……苏宁献身国防现代化的精神本质,响亮地回答了“和平年代,怎样当一名合格军人”的历史命题.
“三百六十行,惟有军人是用鲜血和生命为国家服务的.”苏宁人生的最后剪影,就这样雕塑般定格在军人的精神高地上,拥有此等境界的军人,才能真正担当起打赢未来战争的光荣使命!
苏宁,1953年出生于一个干部家庭.革命传统的熏陶,人民军队大熔炉的锤炼,使他树立了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入伍22年中,他以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献身国防的高度责任感,树立了一个革命军人、了,苏宁倒在血泊之中
1、郭钗:舍生忘死 热血忠魂
郭钗,女,1976年出生,原河北省辛集市某医院护士.2004年2月27日,郭钗带着儿子正与幼儿园的一名老师说话,这时进
来一名男子,掏出一把长刀向郭钗旁边的老师连刺3刀.见状,郭钗上前死死抱住歹徒及其拿刀的手,并提醒报警.这时幼儿园其他老师和孩子们都在楼上上课,受伤的老师忍着痛赶紧通知楼上的老师并报警.歹徒见有人抱住他不放,又掏出一把斧子,向郭钗连砍数十斧.郭钗当场牺牲,丧心病狂的歹徒又将她哭着要妈妈的孩子砍死.凶残的歹徒寻不着人就猛砸桌椅,这时闻讯赶来的民警将歹徒擒拿住.郭钗的壮举为保护幼儿园的63名孩子赢得了宝贵时间.
2、陈军:赤手空拳 勇斗盗贼
陈军,男,43岁,中共党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待业.2004年11月29日上午,陈军外出回家时,听到楼上传来撬门声,陈军上前察看,发现有一盗贼正在撬门,他边厉声呵斥盗贼边冲过去抓捕,不料其同伙从另一处手持铁棍冲过来,陈军赤手空拳与两名歹徒展开搏斗.搏斗中,陈军多处受伤,血流不止,但他毫不退却,忍着剧痛继续与两名歹徒展开殊死搏斗,从楼上斗到楼下,陈军把歹徒手中的凶器夺下,两名歹徒被吓逃,但陈军身负重伤,手术缝合了70多针,腿部落下终身残疾.
3、殷雪梅:舍生护学生 师德万古存
殷雪梅,女,1954年出生,中共党员,原江苏省金坛市某小学高级教师.她三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教书育人.2005年3月31日中午,城南小学组织一、二年级的数百名学生前往影剧院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片归校途中,原本空荡荡的马路上突然出现一辆小轿车,飞驰而来.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殷雪梅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张开双臂,奋力将六名学生从马路中央推到路旁,不及躲闪的她却被飞驰而来的小轿车撞出20多米远,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