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河流》 阅读
那条河流
我怀念那条河.a.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
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柳荫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芳香的花絮是理所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鹏鸟的啼鸣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和歌谣是理所当然的.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
我在河湾里学会了游泳.b.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在横波河湾的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
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我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一多半来自这河流的灌溉.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
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淋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乳汁.
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
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c.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堆上,有人在埋头挖坑淘金;三五个小孩,在放一只风筝,几双眼睛一齐向上,望着空荡荡的天空,和那只摇摇晃晃的风筝.
我已找不到当年游泳的地方,那让我感到河水深度、照过我少年倒影、用蓝色的旋涡激起我最初诗意想象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盖.
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头,去大哭一场,让泪水复活这条梦中的河流.这时候,才痛彻心肺地明白:天地间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地去珍惜——这才是惟一属于我们的理所当然.d.我们不过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
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爱,枯竭了;我们内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满了污水,堆满了垃圾.
我该怎样打开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那死去的河流?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愕然——() 惊讶——()
2.联系短文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
过去的“那条河流”是()的地方;如今的“那条河流”是()的地方.
3.abcd四句话里哪句不属于描写?()
4.下列句子是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从记忆中的那条河流写起,通过今昔对比,表现了人类要懂得珍惜的思想
B.描写捉螃蟹和遭遇水蛇的细节,目的在于表现自然界充满竞争,一切事物都面临危机
C.作者认为那条河流是个“奇迹”,是因为那条河流曾给他的童年带来乐趣
D.本文描写河流的变化,省略了变化的过程,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5.读了文章你有哪些感受?请写一写
人气:106 ℃ 时间:2020-04-21 02:30:39
解答
1.第3段有四个由“理所当然”构成的排比句,强调了“我”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文中与此相照应的句子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取首尾词,中间可打省略号)
2.结合语境,揣摩并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①“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两个“小小的”描写出_________________,“战争的恐惧”、“过分的伤害”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前面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本句采用了拟人手法,“遗体”描写出______________的惨境,“无言诉说”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的气氛,全句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3.结合全文,简析划线句a和b的深层含义.
a句为什么把河流比喻成“孤独的琴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句怎样理解“我们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为什么说“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答问.
①统观全文,作者用了对比的写法:写河流,当初_______________,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反差强烈;写”我”对河流的认识,当初以为“_________”,现在意识到要“_________________”,变化巨大.
②结尾部分,“我内心的河床”指_________________,作者希望”复活?的不仅是_______________,而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你对本文的感受,以“我怀念……,它曾使我……”的形式写一句话.(不超过2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当初享受大自然美景却不懂得珍惜.“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理所当然属于我们”、“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理所当然”、“我仍然觉得……而且永远”(答到其中两句即可).
2、①小生命的脆弱;在人类的伤害下处境的危险.②河水枯竭,生命死亡;悲凉,衰败;对人们破坏自然环境的愤慨.
3、a.因为它哺育了众多的生灵,弹奏着生命的乐章,却没有受到人们应有的理解、珍惜和保护.b.因为我们(或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大自然是人与万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就像水是鱼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如果不懂得珍惜和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必将毁灭自己.
4、①生机盎然,成了干涸的遗体,理所当然地属于我们,理所当然地去珍惜.②人的心灵,没有被污染、没有干涸的河流(充满生机的河流),人没有被污染的心灵.
5、示例:我怀念那片树林,它曾使我有过许多神秘的幻想;或:我怀念老师的宽容,它曾使我战胜过错、重树信心……
推荐
- 那条河流阅读答案
- 那条河流
- 《那条河流》阅读答案 速求
- 阅读文《那条河流》的阅读答案,
- 初一下评价手册 那条河流 阅读
- 如何用一个质量为m的钩码,一把刻度尺,一只铅笔和一些细绳来测量一根长1米左右粗细均匀的细木棒的质量
- 257,198,259,173,261,168,263,()
- 如图所示,一物块在恒定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10s内匀速前进了5m,拉力做了50J的功.求: (1)物块的速度; (2)拉力做功的功率; (3)物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