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产生的?又是从哪里怎么产生的?
既然不能无中生有,那最初的生命是如何出现的呢?
人气:328 ℃ 时间:2020-02-03 22:19:16
解答
正好书在旁边,给你抄几段自己看吧1.目前认为遗传体系进化的基本过程是:RNA的世界——RNA和蛋白质的世界——反转录酶出现,DNA得以被合成,DNA、RNA和蛋白质的世界形成.DNA比RNA稳定且能指导自身合成,但40亿年前地球是还原性环境,RNA不如DNA稳定在当时未必成立.DNA出现后由于其在水溶液中稳定性好,且有胸腺嘧啶无尿嘧啶,基因组得以增大,无胞嘧啶脱氨基成尿嘧啶带来的潜在危险,于是逐步取代了RNA作为遗传物质的地位,蛋白质则逐步承担并大大丰富了RNA作为酶和结构分子的功能.2.核酸与蛋白质之间的联系是如何建立的:催化超循环假说从生命前化学演化的角度区分了反映网络的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催化超循环3个等级,在反应循环中,某一部的产物是先前某一步的反应物,整个反应循环所构成的有序活动结构相当于一种催化剂.若反应循环中存在着一种能对反应循环本身进行催化的中间产物,那么反应循环就成为催化循环,相当于一个自复制单元,造成亲代和子代间的“通信”,是一定量的信息在传代中稳定不变.若干自复制单元耦合成新的循环时,就出现了催化超循环这种组织形式,即一个通过循环关系联结多个自催化和自我复制单元构成的系统.催化超循环不仅使单元信息保持不变,还使不同功能单元的联合能够稳定保持下来,若干核酸和蛋白质分子所构成的循环就是如此.3.非细胞生命到细胞生命的过渡:海底水热环境具有化学进化、生命起源和早期生命系统的若干有利因素,水热喷口处的热能和喷出的CH4、H2、NH3等及各种金属提供了非生物有机合成的能源和养料,附近的温度、pH及各种化学成分梯度提供了多样的环境,就温度湿度变化及辐射等因素而言海水较陆地环境更为稳定和安全.当生物大分子自我复制、能量代谢系统建立、遗传密码起源以及膜分隔结构建立这几者互相耦合之后,大约38亿到36亿年前,约80℃的还原性海洋中(可能是海地水热喷口附近)出现了最早的化能自养微生物,以CO2为碳源进行硫呼吸(以硫为最终的氢受体生成硫化物).ps:第二段一直不太懂,非专业啊……还请哪位高人解释一下 匿走了
推荐
猜你喜欢
- 如图,∠AOB是直角,OD平分∠BOC,OE平分∠AOC,求∠EOD的度数.
- rimming 和 vanilla
- 1/x=2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 一罐啤酒多少热量相当于几个馒头
- 已知{an},{bn}都是等比数列,它们的前n项和分别为Sn,Tn,且Sn/Tn=(3的n次方+1)/4,对n属于N心恒成立,则a(n+1)/b(n+1)= A.3的n次方 B.4的n次方 C.3的n次方或4的n次方 D.(4/3)的n次方
- 函数f(x)=sinx+2|sinx|(x∈[0,2π)的图象与直线y=k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1,1] B.(1,3) C.(-1,0)∪(0,3) D.[1,3]
- 小明3天看了一本书的4分之一,平均每天看了一本书的几分之几,七天能看完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一辆小车的长度为L,质量等于M.在车的一端站一个人,人的质量等于m,开始时人和车都保持静止.当人从车的一端走到车的另一端时,小车后退的距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