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从甲地步行到乙地 走了20千米后 每小时的速度比原来增加1千米 结果提前20分钟到达 如果一开始就用这种加快的速度步行 那么可比预定时间提前1个小时到达,求甲 乙两地的距离 步行者原来的速度是多少?
人气:253 ℃ 时间:2020-01-29 08:08:15
解答
我不知道你是几年级的.
我用下面的方法,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设甲乙两地距离为S千米,步行者原来的速度为V千米/小时.
根据时间来列方程.原来的时间就是S/V.
20/V + (S-20)/(V+1) = S/V +1/3
S/V - 1 =S/(V+1)
解得:S=30
V=5.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
按原来速度先走20千米,再加速,提前20分钟,如果一开始加速,提前1小时.这说明如果前20千米也加速的话,可以提前40分钟,占全程的2/3.所以全程S=20/(2/3)=30千米.
速度V接下来就好算了.
30/V-1/3=20/V+10/(V+1)
V^2+V-30=0
解得V=5.
答.
应该是初中的题.
推荐
- 某人从甲地步行到乙地,走了20千米后,每小时的速度比原来增加一米,结果提前20分钟到达,如果一开始就用
- 小丽同学用5千米/小时的速度步行,可以及时从家到达学校.一次她走了全程的三分之一后,搭上速度是20千米/...
- 一个学生用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行走,可以及时从家到达学校,走了全程的1/3,他搭上了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的公
- 小丽同学用5千米/小时的速度步行,可以及时从家到达学校.一次,他走了全程的三分之一后.搭上速度是20千
- 小强从甲地到乙地,先步行,步行速度是每小时v千米,走了1/3小时,有改乘1/2小时的汽车,汽车的速度是步行
- 学英语的方法最快需要多少时间谢谢了,
- 《清平乐·村居》的改写小短文500字左右
- 三字经原文“此十义,人所同.”后面是“凡训蒙,须讲究”么?为什么百度百科的原文是如此但下面的三字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