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达尔文提出过度繁殖的时候,能量传递问题还没被提出呢.不过能准确按照食物的量来决定产生多少后代的生物貌似不存在.再说,捕食者也不可能对他的食物进行统计而有计划地产生后代.但是大多数生物都明白从幼体活到成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一般对幼崽照顾得多,有很强的保护能力的生物会少产崽,以尽可能提高幼崽的成活率.而保护能力弱的生物通常会多产崽,用提高基数的方法来保证最终的成年个体数量.
二、捕食者是根据补到的食物量来保证幼崽的成活率的,在大自然的长期进化中,通常被捕食者的繁殖期结束一段时间后,捕食者才进入繁殖期,这样就可以保证幼崽出生后就有丰富的食物.所以捕食者的数量增加通常在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之后的一段时间.那能不能再解释一下为什么被捕食者不会灭绝呢,因为当它增长之后会经过一个下降期然后又增长,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当时捕食者的数目占优势啊,求解首先,捕食者的数目一般不会占优势。注意,我们通常说的占优势是指在生存斗争中占优势,而没有指数目。当食物减少时,捕食者会发现捕食变得困难,而捕食行为是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能量的,当捕食行为耗费的能量少于获得的能量时,捕食者就会面临能量危机。所以你把生物的捕食行为和能量联系起来思考是一种很正确的做法,但是太片面化,建议你去百度一下“精明的捕食者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