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黄鹤楼是中国古代建筑楼阁建筑的典范之一~中国古人好临水登高远眺,像赣水边的滕王阁、洞庭边的岳阳楼.另外,这些楼阁为了更好地达到其雄伟、登临望远的效果,一般选择天然或者人工台地,成为“高台建筑”在秦汉乃至唐朝都是处理楼阁常用的手法之一~
黄鹤楼原来结构不可靠,依笔者的中国古建知识,大致认为他已经是古代殿阁结构 体系向明清“通柱”楼阁的过度形式,由于武昌楚地文化的影响,在北方抬梁式盛行的情况下,也有着南方“穿斗式”的影响~
以上内容笔者一己之见,以下内容则出自百度百科:
如今重建的黄鹤楼在距旧址约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