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两个“见”字都是表示被动,“见欺”是“被骗”.“见”在古文中表示代词的情况很少.出现的时候多代指“我”,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的意思.我的印象里,中学阶段没有出现过吧.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将你的原句你停顿下,就能知道意思了,这里的见就是看见预见的意思,见机就是“预见天机天意”,跟后面的“知命”差不多.
《孔雀东南飞》“及时相遣归”是刘兰芝说的话,意思是“早点送我回家吧”,这个“相”是偏意代词,所谓偏意就是视具体情况可以转变意思.可能偏“我”,也可能偏“你”,这里就是偏“我”的情况,中学阶段至此一例.
至于你说的有限制,“见”字应该只能代指第一人称,即“我”“我们”.汉字博大精深,活用情况很多,我这种推断是基于其原始词义而下,不能代表权威.“相”表三个人称的情况古汉语里都有,下面就是我找来的例子:
表自称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表对称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亲友如相问.——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表他称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聊斋志异·狼三则》
杂然相许.——《列子·汤问》
相委而去.——《世说新语·自新》
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唐·柳宗元《三戒》
另外“相”好像没有做被动的情况.“见”有,而且很多.
飞鸟相与还,相与,指“相互在一起,共同”的意思.“相与”是一个词,不要拆开来翻译.
“请允许我”是“请你允许我”的意思,只是省略了“你”,两个请的意思一样.
你作为高中生就这么喜欢探究文字学真是值得赞赏,但不要钻牛角尖啊,我回答中有很多资料都是百度查询来的,你也要充分利用资源来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会很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