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 >
谁有论语读后感
人气:146 ℃ 时间:2020-02-08 13:37:18
解答
  孔夫子的《论语》语言艰深,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只知道《论语》是一本孔夫子和他的学生们的语录,其它的一概不知.即使人们常说:“半部《论语》,行天下.”但是以前我对它一点也不感兴趣.
  可是在2007年,我偶然在中央十套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看到于丹老师讲《论语》.由于于丹老师讲的太精彩了,从此我每天中午准时收看“百家讲坛”,慢慢地喜欢上了《论语》.
  于丹老师告诉我们《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如果一个人不能接受这种遗憾,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
  于丹老师说孔夫子是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最有行动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神圣神圣,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样的人;而圣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样的人.
  孔夫子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大地上生长的信念,他这样的人一定是从我们的生活里面脱胎生长出来,而不是从天而降的.
  听了于丹老师的讲座,我发现《论语》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一则语录都很简短.让人一看就明白.其实,无言也是一种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贷》)这则语录意思是: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看,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四季轮转,万物滋生.苍天还需要说话吗?”
  是啊,《论语》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
  我们今天也会说,天时、地利、人和就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论语》对我们现代人的启迪.
推荐
猜你喜欢
© 2024 79432.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