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Na2O的钠快10.8g,将其投入100g水中,产生H2的物质的量是0.1mol,则氧化钠的质量是
A.9.2g B.10.6g C.6.2g D.4.6g
这道题我想问的是1.为什么这个反应会产生H2 2.
2.将8g铁片放入100ml CuSO4溶液中,Cu离子全部被置换后,铁片质量变为8.2g,则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25mol/L B.0.175mol/L C.0.25mol/L D.0.5mol/L
还有就是想请教下 差量法到底要怎么用)
5.一定量的Mg和MgO的混合物投入100ml 2mol/L的稀HCL中,正好完全溶解后,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4mol/L的NaOH溶液,要使Mg元素全部沉淀出来,所加入得NaOH溶液的体积最少是
A.100ml B.50ml C.25ml D无法判断
此题需要用守恒法做,希望能够指点,守恒法怎样运用
4.用AgNO3溶液和NaCl MgCl2 AlCl3三种溶液分别反应时,若把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溶液中的Cl离子全部沉淀下来,所需AgNO3溶液的体积比是________;若把同体积的三种溶液中的Cl离子全部沉淀下来,所用AgNO3溶液体积相同,则此三种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生成沉淀的质量比为________.
人气:329 ℃ 时间:2020-04-14 02:11:45
解答
1.(1)“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Na2O的钠块”,钠块与水反应会生成H2,表面的氧化钠能溶于水
(2)反应物中只有钠能与水产生氢气,所以产生H2的物质的量是0.1mol说明钠有0.2mol,即为4.6克,所以氧化钠的质量为10.8-4.6=6.8克
2.反应式为Fe+CuSO4=FeSO4+Cu,差量△m=0.2g,所以Cu有1.6克0.025mol,所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25mol/L(差量法其实就是把△m除以前后有质量变化的物质的分子量之差再乘以你所需的物质的分子量就是你所求的物质的质量)
5.因为是正好完全溶解,所以2*[Mg2+]=[Cl-]=0.2mol,所以需要NaOH 0.2mol,最少需要NaOH50ml(关键是看清楚其中的反应以及物质变化,建议开始时先列出体系中的所有反应式,根据先后顺序逐步推演,结果就很明显了,熟练后一眼就能看出哪里守恒了)
4.1:2:3(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溶液,Cl离子的浓度之比为1:2:3,所需AgNO3的体积就是1:2:3.更简单的方法,假设三种溶液的体积均为1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所以NaCl MgCl2AlCl3均有1mol,所以溶液中的Cl离子物质的量比例为1:2:3,故所需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1:2:3)
3:2:11:1:1(同体积的三种溶液中的Cl离子全部沉淀下来,所用AgNO3溶液体积相同,说明三种溶液中的Cl离子总数相同,生成的AgCl物质的量相同,所以生成沉淀的质量比相同,也可以用上面的方法推演一遍)
推荐
- 1.在空气中切开一块金属钠,可以看到断面呈____色,具有_______但断面很快变_____主要由于生成一薄层_______
- 12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为2NA为什么30g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2NA、常温下1molSiC中含有Si-C键的数目为4NA
- 0.1mol/L的氨水溶液与0.2mol/L的氨水溶液的OH-浓度比为什么不是1:2
- 很多实验题要写方程式,而大多没学过要猜,今天考试就有一个让写氯化亚铁和过氧化钠的离子方程式,里面要加水,我也知道亚铁离子会被氧化,氧离子会被还原,但怎么就想不到要加水,像写这一类的方程式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快速写出吗?求经验
- 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3而又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的元素可能是主族、副族或0族(He)元素.怎么理解这句话?
- 读了《桃花心木》联系实际,有哪些“不确定”?
- 含有“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
- 99*2.37+2.37简便做法
猜你喜欢
- 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的边上有一点P,沿着折线BCDA由B点(起点)向A点(终点)移动,设P移动的距离为X,三角形ABP的面积为S
- sole和only在作形容词时,都可以表示“唯一的”,请问有什么区别么?
- 请写一个系数为-2,且只含有a,b,c的四次单项式
-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nt to a strange country and have serious culture shock?"
- 英语翻译
- 用浓磷酸和环己醇制备环己烯,没做出产品,分析下可能的原因
- 巧栽树:小树苗,我来栽,栽五排;每排都在四棵,怎样才能栽出来
- 在同一平面内有2011条直线a1,a2,a3...,a2011,a1⊥a2,a2//a3,a3⊥a4,a4//a5,那么a1与a100的位置关系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