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地心引力(重力)无处不在,一旦来到太空,失去了重力的依托,人不能像在地面那样行走,而是飘浮在空中,身体失去了支撑,无法维持正常体位和姿势,用力时,会使劲过大,致使身体倾倒,甚至出现反作用力,倒向反方向;操纵各种仪表时,也会受地面习惯的影响,幅度过大过猛……失重还会给宇航员带来一些生理问题,如眩晕、食欲不佳、骨质流失等等.因此,上天之前,宇航员必须接受失重训练,学会如何在失重条件下生活和工作.
那么,在地面上我们怎样才能创造出一个可供宇航员们预习的的失重环境呢?
目前可提供的有两种方法,一是在飞机上,二是在水中.
让飞机上长到一万多米的高空,然后以每小时650千米的速度急速向下俯冲,这时,飞机上的乘员就会在20-30秒的时间内,体验到失重的滋味.如此反复进行,乘员便会逐渐积累起失重的经验,学会在失重的环境下行走、进餐等日常生活,适应失重带来的生理影响.
若要学会在太空中工作,特别是修理卫星或组装大型构架等复杂的操作,就必须在水中的模拟失重环境里进行.
接受训练的宇航员潜入水中,利用水的浮力来抵消重力.为了确保浮力等于重力(此时使重力等于零),还可以给宇航员向下系上铅块或向上系上泡沫塑料,这样,宇航员便会处于失重状态,要给宇航员练习的其他器具也可以采用类似的处理,使其失去重量,悬浮在水中.用这种方法模拟的失重环境,虽然不如飞机上那样逼真,但它可以长时间和大范围地进行模拟训练,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据报道说,凡是需要在太空中完成的各种操作,都必须先在水下模拟失重环境里进行反复的练习,适应之后才不致在太空发生操作失误.一名宇航员在上天之前,常要接受几百小时的这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