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有通假字的,读作本字还是通假字呢?
假期里想自己读一下诗经,但是因为年代久远不仅一些字的本身发音变了,还有很多通假字和假借字,所以我对于《诗经》的读音一直很困扰,想尽量往标准的、古时的读法靠,希望学者们帮忙指导一下.
关于假借字:
比如说《国风·召南·野有死麕》“白茅纯束,有女如玉”里的“纯束”:捆扎,包裹.“纯”为“稇(kǔn)”的假借,那么是读作chun2还是kǔn呢?
通假字:
如《国风·周南·麟之趾》“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里的“定”,通“颠”,意思是额,那么在句子中,“定”读作ding4还是dian1呢?
还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华"是读第一声还是第二声呢?
人气:340 ℃ 时间:2020-06-07 11:37:08
解答
当然按照古音读.如果按照现代的读音去读去背的话,时间一长,可能就把本意都望了,诗经属于先秦文学,文字比较晦涩.这就是为什么从古至今这么多人为诗经作注的原因!那么“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华”同“花”,可是为什么成语“灼灼其华”却读成第二声呢?我没说“灼灼其华”的“华”读二声啊,它应该读一声。很多人独白了就读成二声了。这个字读成二声意思就变了,就是“开花”的意思,是个动词。简化字推行以后,华就剩下二声和四声两个读音。哦……在古汉语词典里查到了,是应该读第一声(不过词典说开花的意思也是第一声),谢谢了另外,由于诗经不同版本有不同注释,有的写某字为通假字,有的却没有注出,直接翻译,这样的矛盾怎么解决呢?(就算同样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同一篇诗里个别字也有不同)。或者,能不能推荐权威一些的版本呢?如果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就算权威了。如果你非让我推荐一本,就先看看《毛诗》,古人基本都读这个版本的《诗经》,看看古人是怎样理解和研究诗经的。
推荐
猜你喜欢
-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绝热膨胀时,内能一 定减小
- 如图所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方斜射向水面,这时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若把水槽左端稍垫高一点,等水面重新平静后,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则
- 形容洪水很汹涌的成语有哪些?
- 如果2﹕7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_.
- 十二个为一打,一打的英文单位怎么表示
- 1-cosa-isina在复平面所覆盖的区域的面积是
- 3x平方-2y平方 先写成平方差形式,再分解因式!急
- 配置的缓冲溶液,其ph的计算值与实验有一些差异,造成差异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