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国父孙中山先生,在一八八五年中法战争以后,深深体会满清,没有能力挽救中华民族的厄运,於是决定倡导国民革命,倾覆满清建立.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成功武昌起义,并在随后的两个多月带动各地的革命响应.12月29日,清朝原有的22个行省中业已独立的17个省,派出代表,推选刚刚返国的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正式成立.为了瓦解满清政权,孙中山等人保举袁世凯为大总统.
1912年4月孙中山辞职,临时参议院选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首都迁至北京;此后至1928年间称为“北洋时期”,该时期的也称为“北洋”.代表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的即是北洋.袁世凯死后,地方割据,四分五裂,所以等人建立的广州国民进行北伐.
1928年南京国民完成二次北伐,攻克北京,改北京市为“北平特别市”(简称“平”),并立南京为首都(简称“京”).国民所用之“满地红”国旗取代北洋的五色国旗(其后东北易帜),并订于国府的《训政时期约法》中.“约法”相当于宪法.卿云歌亦停用,改以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训典礼所撰训辞“三义,吾党所宗;以建,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为国歌,并沿用至今
1912年成立,之后由北洋,与1927南京国民不是一个政权,国旗,国歌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