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如果边际效用不一样,比如消费最后1单位a获得的效用比消费最后1单位b获得的效用大,那么消费者永远都存在一种激励,倾向于转而消费b而不是消费a.
但是经济学中所谓“均衡”是这样一种状态,即消费者没有激励去偏离的一种状态,因为即使偏离这一消费点,他也无法获得更大的效用.
所以在消费最后一块钱时,若要达到消费者均衡点,消费任意物品必须获得一样的效用.就是说最后一元消费了才达到均衡点?还是达到了均衡点后,最后一元消费?是说,如果想要在达到均衡点,那么最后一元一定是效用无差异的产品消费。
我觉得可能不是很好理解,你可以看看微观经济学书上关于效用问题和均衡问题的坐标图,理解一下“切点”处达到均衡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