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是什么意思
人气:234 ℃ 时间:2020-09-24 14:08:23
解答
家人亲眷,因为跟自己有血缘关系,可能想到死者还有点儿难过;而那些同自己关系不深的人则唱完挽歌就把自己忘记了.人死之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使它即将化为尘埃,同山脚下的泥土一样.几个疑点还需请教一下:1、是已经唱完挽歌?还是停止唱挽歌?还是已经开始唱挽歌?那个“亦”怎么讲?2、“人死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人死后还要说什么?是否可以理解为“人死不足为道,也就是死没什么可怕的”?3、如果人死不足为道,“托体同山阿”可否理解为“把身体化为巍峨的山峦,永存于天地之间”。我对陶渊明不是很了解,就读过几首小诗,恳请比我更了解陶渊明的人解释一下陶先生的生死观。【1】“亦”是“也”的意思,“已”则是完成的意思,自然是已经唱完了挽歌。另外,对于生死观的理解来说,是已经唱完了挽歌,还是停止唱挽歌,差别不大。【2】人死不足为道,不仅是说死对自己没什么可怕,更主要的是说对家人来说没什么可悲哀的。【3】山阿意思是”山陵”,就是山脚下,如果想说身体“化为巍峨的山峦”,不必用“山阿”吧。古人的诗因为字句减省,理解方式很多,见仁见智。个人觉得,诗人更想表达的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生死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所以死没什么好悲伤呢,“贤达无奈何”,就算圣贤也不免一死,这是一种看破,但并不是消极的无能为力,而是平静的接受人生最正常的结果。
推荐
- 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详解
-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引用陶渊明"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寓意何在?
-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己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是陶渊明的诗句还是鲁迅说的啊
- 四海一家用英语怎么说...要写作文的,不是we are the world
- 求50个初中病句修改题目,一定要带答案喔~
-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延长BC到E,在CD上截取CF=CE,延长BF交DE於G,求证,BG⊥DE
- 求下列函数的原函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