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公差的理解是很成问题的.一般公差分为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而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被人们统称形位公差了,其实这是两个概念.形状公差,如,平面度、直线度、圆柱度等,是机床精度保证的,是单一要素,也是公差值最小的(是相对来说的,毕竟机床精度要差的话就不能用了).位置公差,如,同轴度、平行度、垂直度等,是机床精度、工艺方法保证的,是相关要素(要有指定的基准,是与基准对应的误差).为什么对于要求比较严的“地方”要一次安装全部加工出来,就是要用机床的精度保证零件的位置误差为最小.否则,就要对夹具提高要求了.尺寸误差(公差)不仅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更是受到“走刀”或成型刀(如铰刀)的因素影响,所以尺寸公差相对来说,不易保证,公差值大些.
单件生产时,尺寸测量用的是通用量具,如卡尺、千分尺等,只要测量结果在尺寸公差以内,就是合格.如50+0.06
+ 0.01 只要在50.06到50.01之间(包括极限值)就是合格,与圆度无关.
圆度公差为0.02 是形状误差,要在圆度仪上测量的.其它“替代式”的测量,是不准确的.
批量生产时,尺寸测量用的是卡板、塞规.因为,圆度测量不方便(不能在生产线上测量),所以只能“抽检”.
形状公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