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吗?》课后练习3怎么写哦?
人气:485 ℃ 时间:2020-05-30 09:42:00
解答
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和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谭嗣同、夏明翰、刘胡兰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全文只有586字,是我们读到的鲁迅先生最短的一篇杂
文.寥寥数百字,把国民党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诬蔑中国革
命人民失掉自信力的无耻谰言痛斥得淋漓尽致.
文章先从时间(“两年以前”、“不久”和“现在”)和态度(中
国社会舆论和上层社会对中国前途的态度,即由“总自夸”到“只希望”最后到“一味”)两个层面摆出敌论的论据和论点,树
立了批判的“靶子”,通过富有嘲讽意味的语言“总是自夸着
‘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和“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了”,简练几笔勾画出了三种形象、三种脸谱,三者相互映衬,
显现了悲观者精神上的沦丧.另外,“公开”一词用得十分巧
妙,它暗示了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也不敢公开的见不
得人的事情.从摆出的事实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是将揭露
的矛盾指向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同时,作者反复运用了“是事
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为后文揭露和批判敌论点提
供了有力的依据.
接着,文章过渡到第二部分即主体部分.在这部分中,作
者首先论证国民党反动派早已“失掉自信力”,抓住上文所述
的三点“事实”,说明这是“真”,但由此就推导出“中国人失掉
了自信力”的结论却是荒唐可笑的.文章先用一个假设句“如
果单据这一现象而论,自信力其实早就失掉了的”下论断,然
后论证:那帮信“地”、信“物”的中国人其实从来就没有信过
“自己”,谈什么“自信力”呢?而信“国联”也只能说明他们只
有“他信力”.当“国联”破产之后,别说什么“自信力”,就连这
点可怜的“他信力”也都失掉了.这是为了揭露敌人胡乱使用
“自信力”的错误.作者运用“仿词”的修辞手法,由“自信力”
派生出了一个新鲜词“他信力”,增强了文章的幽默和讽刺意
味.既然“他信力”已经荡然无存了,那么剩下的就只能是自
欺欺人的“自欺力”(这也是仿词)了.作者用上“自欺力”一
词,环环紧扣,更为深刻地揭露了敌论的危害在于“令人更长
的麻醉自己”.“自信力”、“他信力”、“自欺力”的依次出现,可
以看出作者对敌论的无比痛恨与对中国革命前途和命运的乐
观态度.
在对敌论进行一番有力的驳斥的后,作者的“我们有并不
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论点“立”了起来,与上文敌论形
成鲜明的对照.文章做到了“驳”与“立”的紧密结合.为了树
立自己正确的论点,文章笔锋一起,从正面尽情讴歌了满怀自
信力的中国民众.指出:“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有舍身求法的人”.对
这些人,作者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以排比的句式和简练的文
字,记载下了他们的历史功勋,称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文章写到这里,作者便顺理成章地对敌论进行了归结:
“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于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
体,那简直是诬蔑.”很显然,这里的“一部分人”指的便是国民
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他们无权代表、也不能代表所有的中
国人.
最后,作者对如何识破反动派的欺骗性宣传,掌握事物本
质作了总结:“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
却看看他们的筋骨和脊梁”,“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是为据的,
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由此可见,在那血雨腥风的艰苦岁月里,
鲁迅先生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一直抱有乐观向上的态度.
推荐
猜你喜欢
© 2024 79432.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