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 >
古文《马说》中“执策而临之”的“而”究竟是表修饰的连词还是表承接的连词?
换句话说,“而”字是表示两个动作之间的先后联系,还是为了使“执策”修饰“临”?
人气:393 ℃ 时间:2020-06-03 03:01:04
解答
表示修饰的连词.本句意思是[拿着鞭子](对)着马,这是一个状词与中心词的关系.如果要表示承接的话,应该是为了表述先后的顺序,先去拿鞭,然后再站到马前,此时执策和临之是并列关系.在原文中是感慨,不识马的人,即使是站在...“执策”是描写了“食马者”的动作,刻画出一个生动的,无知、浅薄,埋没人才的统治者的人物形象,这个连词应该连接起两个动作,但不一定只说两个动作并列,我认为,“而”表示顺承的可能性大一些。根据原文可知中心语是临,你也说了执策是为了生动描写人物形象,描写形象是不是修饰还用说么。如果去掉执策,直接临之而叹曰,或换成无奈而临之,叹曰,也许画面感没有那么强,但作者的意思仍完全表达了,所以执策为修饰。 从另一角度反证,而起承接之用时,前后的两个动作要有一定的关联和顺序,如扁鹊望恒候而还走,扁鹊先看了看恒侯,然后回头就走,这两个动作有顺序也有关联,如果扁鹊没有看恒侯从而发现他病入膏肓,也就不会还走了。但在本句中,拿起马鞭与站到马前,没有任何的关联与顺序,不拿马鞭同样可以站到马前,所以显然不是两个相承接的动作。 如果是执策而驱之,有鞭子才能赶马走,或踏履而临之,穿了鞋才能走到马前,方可认为是表承接关系。
推荐
猜你喜欢
© 2024 79432.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