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逊测激光波长在移动M1过程中条纹从中间冒出,说明M1和M2之间的距离d是变大还是变小了?
人气:424 ℃ 时间:2020-04-06 08:09:35
解答
因为麦克尔逊干涉仪再等倾干涉条件下,有:2dcosa+λ/2=mλ,所以,当a=90度的时候,干涉级才为0,所以中心干涉级最大,无限远处最小,是0,现在假设中心干涉级次是m,对应入射角是0,cosa=1,不变,当又冒出一个条纹后,中心的干涉级变成m+1,而原来的m级被挤到边上了,这个时候,他所对应的入射角就不是90度了,因为不在中心了,但是干涉级还是m,所以为了保证上面那个式子还成立,d必须减小才行,也就是d减小,a加大,综合下来m不变.对于m+1级,看上面的公式貌似是干涉级加大了,a是90度,所以d必须加大,但是实际上,这个m+1对应的入射角a,跟前面那个m级不是一个角度,假设是b,当原来m级在中心的时候,实际上这个对应与m+1的角度b是负的,只有当d减小,b才有增大到0的机会,也就是才有从中心冒出的机会,我想你大概就是这个地方糊涂了吧!
推荐
- 观测等倾干涉条纹时,在移动M1的过程中,条纹从中心涌出,说明M1与M’2之间的距离变大还是变小?
- 杨氏双缝干涉装置但在S2孔前面放一块厚H折射率为N的云母片,双缝间距D缝到屏幕距离R光波长V,问条纹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 在迈克耳孙干涉仪上观察干涉图样,当干涉仪的一个可动反射镜移动了100倍波长距离时,干涉条纹应该移动___________________条.
- 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m1W2 BW1
- 测定金属线膨胀系数实验中,用迈克尔孙干涉仪器测量长度的微小变化时,为什么每发生一次干涉条纹移动对应的动镜的移动距离为波长一半?
- 电池的成分及性质
- 10N的水能产生10N的浮力吗?
- 7米的九分之一与1米的九分之七长度相等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