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由双缝S1、S2发出的光在屏上某点P叠加,若光波波长为λ=600nm,P点到S1、S2的距离分别为3.2×10-2m和1.1×10-2m,则P点将出现______条纹.
人气:465 ℃ 时间:2019-10-23 08:14:48
解答
P点到S
1、S
2的距离分别为3.2×10
-2m和1.1×10
-2m,则光程差△s=2.1×10
-2m;
光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时,形成明条纹.n=
=
=7000,为偶数,则P处出现明条纹.
故答案为:明.
推荐
- 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波长为5.30×10-7m的激光,屏上P点距双缝S1和S2的路程差为7.95×10-7m.则在这里出现的应是_(填“明条纹”或“暗条纹”).
- 在杨氏双缝实验中,使用波长为480nm的光源,在S1缝上覆盖折射率为1.4的透明材料片,S2缝上覆盖折射率为1.7的同样厚度的透明薄片,这时中央明纹处变为第5级明纹,求薄片的厚度
- 用波长λ=600nm的单色光做杨氏双缝实验,在光屏P处产生第五级亮纹,现将折射率n=1.5的玻璃片放在其中一束光线的光路上,此时p处变成中央亮纹的位置,则此玻璃片的厚度是多少?
- 杨氏双缝干涉装置但在S2孔前面放一块厚H折射率为N的云母片,双缝间距D缝到屏幕距离R光波长V,问条纹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已知缝A和B的间距为d=3.3mm,狭缝到光屏的距离L=3.0m,单色光的波长=500nm.
- 数学故事40字
- 南郭先生逃回家以后会怎么想?来写一篇作文
- 把240克白薯切开晒干后,得到112克白薯干,求白薯的含水率
猜你喜欢
- 儿子今年30岁,爸爸今年60岁,几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 小明从家到剧场,如果以70米/分的速度行走
- 军事上用镁制成照明弹
- 要飞夺泸定桥和巧渡金沙江的文章
- Those closest to the work know best这句如何翻译的比较通顺,最好是成语或谚语
- 若向量a,向量b都为单位向量,则向量a=向量b,
- 初三物理题,杠杆,求解!
- 一条光线从点A(-2,3)射出,经X轴反射后,与圆C:(X-3)2+(Y-2)2=1相切,求反射后光线所在直线方程
- 不等式4(X-2)>2(3X+5)的负整数解的个数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