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
>
、联系社会实际生活,你如何理解《道德经》中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人气:455 ℃ 时间:2020-05-21 11:49:21
解答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什么是美呢?
天下人为了追求形式上的美而违反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范的美,这必将事与愿违走向美的反面,所以说,凡是违反了规律和规范的行为都必将自食恶果.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什么是善呢?
天下人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善而违反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范的善,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善.
这一章老子提出了美与丑、善与恶的评判标准.
推荐
道德经里一句话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
求教:《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到底怎么解释?
《道德经》第二章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中“ 恶”的读音是“e”还应该是“wu”?
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直到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段话
请您谈谈您对《道德经》中“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理解,根据水“七善”谈谈做人.
hao do you feel about children under 6 years old?
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作PA⊥平面ABCD,设PA=AB=a,求平面PAB和平面P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天兰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殷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猜你喜欢
南非英语与英国英语发音有什么区别
判断题“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抛弃”,答案是“错”,为什么
x/10-1/15=x/18
现在城市以及公路两旁用来绿化的树、花、草都有哪些?
若-3a的平方-m的一次方b与a的三次方b的n加一是同类项,求m²-(-3mn+3n²)+2n²的值
两个自然数的和是99,它们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和是231,那么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含有1mol电子的硫酸物质的量是() A 1mol B 0.1mol C 0.01mol D 0.02mol
某班学生植树,第三天植的棵数恰好是前两天总和的2倍,第四天植的棵数恰好是前三天总和的2倍,以后每天植的棵数都这天以前植的棵数的2倍.到第五天为止,他们已经植完这批树的1/9,
© 2025 79432.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