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 >
《相鼠》和《河广》结构上共同之处
人气:275 ℃ 时间:2020-06-19 14:17:31
解答
  这首诗主旨古今看法分歧不大,古人多认为“刺重敛”,《毛诗序》曰:“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朱熹《诗序辨说》曰:“此亦托于硕鼠以刺其有司之词,未必直以硕鼠比其君也.”今人多认为是反对剥削,向往乐土的.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被剥削阶级反剥削斗争就没有停止过.奴隶社会,逃亡是奴隶反抗的主要形式,殷商卜辞中就有“丧众”、“丧其众”的记载;经西周到东周春秋时代,随着奴隶制衰落,奴隶更由逃亡发展到聚众斗争,如《左传》所载就有郑国“萑苻之盗”和陈国筑城者的反抗.《硕鼠》一诗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全诗三章,意思相同.头两句直呼剥削者为“硕鼠”,并以命令的语气发出警告:“无食我黍(麦、苗)!”老鼠形象丑陋又狡黠,性喜窃食,借来比拟贪婪的剥削者十分恰当,也表现诗人对其愤恨之情.三四句进一步揭露剥削者贪得无厌而寡恩:“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德、劳).”诗中以汝、我对照:我多年养活汝,汝却不肯给我照顾,给予恩惠,甚至连一点安慰也没有,从中揭示了汝、我关系的对立.这里所说的汝、我,都不是单个的人,应扩大为你们、我们,所代表的是一个群体或一个阶层,提出的是谁养活谁的大问题.后四句更以雷霆万钧之力喊出了他们的心声:“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人既认识到汝我关系的对立,便公开宣布“逝将去女”,决计采取反抗,不再养活汝!一个“逝”字表现了诗人决断的态度和坚定决心.尽管他们要寻找的安居乐业、不受剥削的人间乐土,只是一种幻想,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但却代表着他们美好的生活憧憬,也是他们在长期生活和斗争中所产生的社会理想,更标志着他们新的觉醒.正是这一美好的生活理想,启发和鼓舞着后世劳动人民为挣脱压迫和剥削不断斗争.
  这首诗纯用比体,《诗经》中此类诗连同本篇只有三首,另外两首是《周南·螽斯》、《豳风·鸱鸮》.这三首的共同特点就是以物拟人,但本篇稍有不同.另两篇可以看作寓言诗,通篇比喻,寓意全在咏物中.本篇以硕鼠喻剥削者虽与以鸱鸮喻恶人相同,但《鸱鸮》中后半仍以鸟控诉鸱鸮展开,寓意包含在整体形象中,理解易生分歧;而本篇后半则是人控诉鼠,寓意较直,喻体与喻指基本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诗序》认为老鼠“贪而畏人”,重敛者“蚕食于民……若大鼠也”,对寓意的理解与两千年后的今人非常相近,其理就在此.
  《诗经·国风·卫风·河广》注释赏析
  上一篇 / 下一篇2007-04-09 05:05:00 / 个人分类:中华古文存
  查看( 18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题解】宋人侨居卫国者思乡之作
  【原文】
  谁谓河广1?
  一苇杭之2.
  谁谓宋远?
  跂予望之3.
  谁谓河广?
  曾不容刀4.
  谁谓宋远?
  曾不崇朝5.
  【译文】
  谁说黄河宽又广?
  一支苇筏可飞航.
  谁说宋国太遥远?
  踮起脚跟即在望.
  谁说黄河广又宽?
  其间难容一小船.
  谁说宋国太遥远?
  赶去尚及吃早餐.
  【注释】
  1.河:黄河.
  2.苇:用芦苇编的筏子.杭:通“航”.
  3.跂(qì):踮起脚尖.予:而.
  4.曾:乃,竟;刀:小船.曾不容刀,意为黄河窄,竟容不下一条小船.
  5.崇朝:终朝,自旦至食时.形容时间之短.
  【赏析一】
  《河广》是一首动人的思乡之歌.作者是春秋时代侨居卫国的宋人.这位离开家乡、栖身异国的游子,由于某种原因,虽然日夜苦思归返家乡,但终未能如愿以偿.当时卫国都城在河南朝歌,和宋国只隔一条黄河.诗人久久伫立在河边,眺望对岸自己的家乡,唱出了这首诗,发抒胸中的哀怨.
  《河广》是《诗经》中短诗之一,仅仅八句,就概括地速写了一位游子思乡的形象,和他欲归不得的迫切心情,栩栩如生.诗人到底用什么语言、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呢?全诗不过二章,每章四句,却有四种修辞格交错着.“谁谓河广?”“谁谓宋远?”是设问的辞格,意思说,黄河并不广,宋国并不远呀.特别是一开头就提出问题,使听者被这飘忽而来的提问所感染,从而去思考诗人的情绪为什么如此激昂.接着诗人自己回答了:“一苇杭之”、“曾不容刀”(杭,通航,渡过.刀,通舠 ,小船),黄河的河面那么狭,只用一束芦苇就可以渡过去了,它连一只小船都容不下呢!我们知道,黄河实际上还是比较广阔的,这里极言黄河的狭窄易渡,是夸张的写法,同样,“跂予望之”、“曾不崇朝”(崇,同终.终朝,从天明到吃早饭时候),也是夸张的修辞.是极力形容由卫至宋归家路途之近,踮起脚跟就能望见,不须一个早上就能到达家乡,岂不是近在咫尺吗?在短短的八句诗里,就有四句运用夸张的语言.朱熹《诗集传》说:“诗人极言河小,意谓宋近也.”他道出了本诗运用夸张语言的特色.夸张是一种言过其实的艺术手法,《文心雕龙·夸饰篇》说:“故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是以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舠;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襄陵举滔天之目,倒戈立漂杵之论.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刘勰把《河广》列入夸张的修辞格,并指出夸张的特点,是言过其实,完全正确.夸张是反映真实,但这种真实,是艺术上的真实,不是事实上的真实.正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杜甫的“白头搔更短”,也是艺术的真实,它们和“曾不容舠”,都无害于诗篇的思想意义,所以刘勰说“于义无害”.夸张是诗人的形象思维,在诗人主观上说,如果“辞不过其意则不畅”(汪中《述学·释三九》语),不夸大其辞,诗人就不能痛快淋漓地抒写其思乡之情.在客观上说,能使“听者快其意,惬于心”(王充《论衡·艺增篇》语).它确实具有语语如在目前和一种诱人快意的美感.
  《河广》诗人不但运用设问与夸张的语言加以渲染,而且还以排比、迭章的形式来歌唱.通过这样反复问答的节奏,就把宋国不远、家乡易达而又思归不得的内心苦闷倾诉出来了.我们今天吟诵这首诗,就象他是脱口而出,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态,好象现在顺口溜的民歌一样,通俗易懂.但又觉得它好象有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宋国既然“近而易达”,那么,他为什么不回去呢?这当然有其客观环境的阻力存在,不过这是诗人难言之隐,诗中没有明说罢了.这种“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是会引导读者产生各种猜想和回味的.王国维《人间词话》评宋白石道人词,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今天我们读《河广》诗,对王氏的评语的体会,更加深切了.
  旧说《河广》是宋桓夫人所作,《毛序》:“《河广》,宋襄公母归于卫,思而不止,故作是诗也.”按宋襄公母即宋桓公夫人,卫戴公、文公、齐子(嫁齐桓公)、许穆夫人(《载驰》作者)的姊妹.她被宋桓公遗弃,回到娘家卫国.《毛序》认为《河广》是宋桓夫人思子之作.陈奂《诗毛氏传疏》说:“当时卫有狄人之难,宋襄公母归在卫,见其宗国颠覆,君灭国破,忧思不已;故篇内皆叙其望宋渡河救卫,辞甚急也.未几,而宋桓公逆诸河,立戴公以处曹,则此诗之作,自在逆河以前.《河广》作而宋立戴公矣,《载驰》赋而齐立文公矣.《载驰》许诗,《河广》宋诗,而系列于《庸》、《卫》之风,以二夫人于其宗国皆有存亡继绝之思,故录之.”陈奂认为《河广》是宋桓夫人希望宋桓公渡河救卫的诗,和《毛序》稍有不同.《毛序》的说法有什么根据,不得而知.至于陈奂,虽言之凿凿,但今人多不信其说.录此作为参考.(程俊英)
  【赏析二】
  奇特的夸张,往往能在出人不意之中,发挥令人拍案叫绝的强烈感染效果.
  所以中国古代诗人李白,状摹北方冬日之飞雪,便出口呼曰:“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如“席”之雪铺天而降,那是怎样一种旋转朔风的天地壮观!若非夸张,怎能有这种惊心动魄的奇境跃现?西方一位作家,赞叹祖国大地之肥沃,便忽生奇思:“你就是在那里插上一根车杠,也会长出枝叶来!”大地之丰饶,正是借助这匪夷所思的夸张,造出了只有在神话中才可见到的奇迹!那摇曳着绿叶青枝的无数“车杠”,该带给你怎样的惊奇和狂喜?
  《卫风·河广》之传诵千古,所得力者亦在其夸张之奇特.诗中的主人公,按《毛序》旧说当是归于卫国的卫文公之妹宋襄公之母,因为思念儿子,又不可违礼往见,故有是诗之作;现代的研究者多不从此说,而定其为客旅在卫的宋人,急于归返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因为在卫与宋国之间,横亘着壮阔无涯的黄河,诗之开篇即从对黄河的奇特设问发端——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发源于“昆仑”的万里大河,在古人心目中本是“上应天汉”的壮浪奇川.当它从天泻落,如雷奔行,直闯中原大地之际,更有“览百川之弘壮”、“纷鸿踊而腾鹜”之势.对这样一条大河,发出否定式的“谁谓河广”之问,简直无知得可笑!但是,我们的主人公非但不以此问为忤,而且断然作出了傲视旷古的回答:“一苇杭之!”他竟要驾着一支苇筏,就将这横无际涯的大河飞越——想像之大胆,因了“一苇”之夸张,而具有了石破天惊之力.
  凡有奇特夸张之处,必有超乎寻常的强烈情感为之凭借.诗中的主人公为什么面对黄河,会断然生发“一苇杭之”的奇想?那是因为在他的内心,此刻正升腾着无可按抑的归国之情.接着的“谁谓宋远?跂予望之”,正以急不可耐的思乡奇情,推涌出又一石破天惊的奇思.为滔滔黄河横隔的遥远宋国,居然在踮脚企颈中即可“望”见(那根本不可能),可见主人公的归国之心,已急切得再无任何障碍所可阻隔.强烈的思情,既然以超乎寻常的想像力,缩小了卫、宋之间的客观空间距离;则眼前的小小黄河,又怎么不可以靠一苇之筏超越?
  所以当诗之第二章,竟又以“谁谓河广,曾不容刀”的夸张复叠时,读者便不再感到吃惊或可笑,反倒觉得这“奇迹”出现得完全合乎情理.强烈的感情不仅催发了作诗者的奇思,也催发了读诗者一起去大胆想像:夸张之荒谬已被情感之认同所消解,现实已在奇情、奇思中“变形”.此刻出现在你眼中的主人公形象,当然已不再是隔绝在黄河这边徙倚的身影,而早以“一苇”越过“曾不容刀”的大河,化作在所牵念的家里欣然“朝食”的笑颜了……
  以突兀而来的发问,和奇特夸张的答语构成全诗,来抒泻客旅之人不可遏制的思乡奇情,是《河广》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否定式的发问,问得如一泻汪洋的黄河怒浪之逆折;石破天惊的夸张,应答得如砥柱中流的峰峦之耸峙.其间所激荡排奡着的,便是人类所共有的最深切的思乡之情,它怎能不令千古读者为之而动容?(潘啸龙)
推荐
猜你喜欢
© 2024 79432.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