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第二段写王命急宣的特例的作用是什么?
人气:377 ℃ 时间:2020-06-20 06:15:40
解答
百度有,我写过的我没找到,再打一下吧O(∩_∩)O谢谢!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峦叠嶂,隐天蔽日”体现了三峡两岸山的什么特点?答:山高岭连,中间狭窄。2.文章先写山的作用是什么?答:(1)揭示水速的原因;(2)使急流和峻岭相映衬,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3)给下文写长江的水及两岸景物、四季景色作铺垫。3.文章写水时为什么先写夏水?答:(1)作者给《水经》作注解,侧重于水的描写。而夏水最盛,最能突出三峡水的特点;(2)因为夏水湍急,急流和峻岭互相映衬,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出了三峡夏季的什么特点?答:江水猛涨,水大流急。5.“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了什么手法突出了夏季三峡的水的什么特点?答:夸张的修辞方法和侧面衬托的写法。突出夏日长江水势大、流速快。6.作者在第二段中交代了两地间的距离,目的是什么?写“王命急宣(下达)”的特例的作用是什么?答:是为了写出船快(千二百里,一日行程),侧面突出三峡夏水湍急。“王命急宣(下达)”的特例,写出了三峡夏季水大流急,凶险,不到万不得已,常人不敢冒险行船。7.“绝巘多生怪柏”的“绝”字写出了山高而陡,“怪”字写出了松柏形状各异,同时表现三峡景物生机一片,生命力顽强。8.概括春冬之景特点的句子是: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峻、草茂。)9.三峡美丽风光给作者的总体感受是:良(实在)多趣味。这四个字表现了作者对三峡美丽风光的赞叹,也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10.最后一段表示季节的一个字是:霜。11.作者写渔歌的目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在文中的作用)是:突出三峡峡谷悠长,烘托肃杀寂静的凄凉氛围。12.概括夏、春冬、晴初霜旦(秋)三段时间内三峡之美的特点:答:夏水——奔放美;春冬——清幽美;秋——凄婉美。13.文章第1、2、4段都用了一种相同的写作手法是:答: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段。剩下的在评论里,很辛苦的,给个分啦,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推荐
- 古文<三峡>中”或王命急宣......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那一句指的是航船还是骑马?
- 或王命急宣中或的意思是什么啊
- 《三峡》中“……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中“或”字的解释
- 或王命急宣
- 《三峡》中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问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意思
- 如果 3 *7=25 ,则该数为几进制 是怎么算的
- 松树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 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