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换一个说法,也许你能更容易理解.
实际作图是用实际测量的电压、电流值,即 U测、I测,即实际测量得到的电动势、内阻是“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在甲图中,“等效电源”是原电源和电压表并联构成.等效电源的电动势显然小于原电源的电动势,等效电源的内阻也小于原电源的内阻,即 E测<E真,r测<r真.
在乙图中,“等效电源”是原电源和电流表串联构成.等效电源的电动势显然等于原电源的电动势,等效电源的内阻大于原电源的内阻,即 E测=E真,r测>r真.
注:“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外电路”断路时的路端电压.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电压必须严格等于“电源”两端的电压,测量得到的电流必须严格等于“电源”中通过的电流.因此,你可根据具体测量电路,知道哪个部分是“等效电源”,就会知道“等效电源”的短路电流是多少了.
在甲图,“等效电源”的短路电流 I短甲=E / r,E是电动势真实值,r是内阻真实值.
在乙图, “等效电源”的短路电流 I短乙=E / (r+rA),E是电动势真实值,r是内阻真实值,rA是电流表内阻.我在电流表和电源看做等效电源的地方中有点问题啊 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为电流表和电源串联后的路端电压,也就是测量值,即 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为电流表和电源串联后的路端电压,也就是测量值,即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为电流表和电源串联后的路端电压E测=E真为什么 ??你把前提说漏了。 等效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它的外电路开路时的路端电压。 如:在甲图中,等效电源的外电路开路时,只剩下等效电源,你可看出原来电压表就是测这个“等效电源”两端电压的,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是等于这个“等效电源”中的电流的。 甲图中的等效电源是由原电源和电压表并联构成,E等效=E测=E真*Rv /(RV+r ) r 等效=r测=Rv* r / (Rv+r )同理,在乙图中,等效电源是由原电源和电流表串联构成。你可看出原来电压表就是测这个“等效电源”两端电压的,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是等于这个“等效电源”中的电流的。 E等效=E测=E真 (等效电源的外电路开路时,没有电流通过原电源) r等效=r测=r+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