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 >
定义上说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是什么特性?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特性?定义还说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才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所以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那化合价是在形成化合物的时候才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那么形成单质的时候应该不表现出这种性质啊.为什么说形成单质时化合价为零?
还有上会听老师讲课,说什么共用电子```没听明白谁给我讲讲啊。最好有例子。
还有我发现构成化合物的原子个数和元素的化合价的乘积之和是零。这是不是说明化合物的化合价和单质一样也是0?
人气:368 ℃ 时间:2020-04-03 13:53:37
解答
化合价是一个比较老的化学概念.“价”的本意是“价格”.是早先的化学家们借用商品交换中的“等价交换”来解决化合物的组成问题.
研究化合物的组成,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那些元素之间能结合形成化合物;二是在化合物中各种原子的个数比该是怎样的.
经过研究,人们已经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一,带正电的微粒能与带负电的微粒结合;二,元素间的原子个数比与粒子带电多少有关,其遵循的原则是形成的化合物不显电性.
如H在化合物中常常显正电,且带一个单位电荷.我们就说H在形成化合物时的“价格”为+1价(相当于H作为商品拿去交换时每个H原子值1元钱).即H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价格为+1的特性.O在形成化合物时常常带负电,且带2个单位电荷,所以我们就说O在形成化合物时的“价格”为-2价(相当于O作为商品拿去交换时每个O原子值2元钱),即O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化合价为-2价的特性.由于H形成化合物时带正电,O在形成化合物时带负电,所以H与O能结合形成化合物.由于每个H“值1元钱”(化合价+1),每个O“值2元钱”(化合价-2),根据商品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化合物中正电总数等于负电总数),1个O能“交换”2个H(1个O结合2个H).所以就形成了H2O.
单质中的原子没有表现出带电(即带电为O),所以单质的化合价为O.这个0的意思是还没有表现出有化合价.好像是自己养来吃的猪,不是用来卖的,不是商品,不是商品有价格吗?有的老师在将讲这“0”时说“不能说成没有”,实际上就是没有.
关于共用电子对,我认为你没有必要现在去弄懂它,到高中才去学不迟.实际上也很简单.就是“大家打出钱来聚餐”.使原子满足稳定结构.
推荐
猜你喜欢
© 2024 79432.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