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长江流域的梅雨和伏旱
主要是从分布特点来分析,
人气:190 ℃ 时间:2020-02-06 00:23:23
解答
六月,夏季风进一步增强跃进到长江流域,雨带也随着向北推进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江淮之间形成长达1个月之久的连绵阴雨,这时正是梅子黄孰的时节,所以人们把这时的连绵阴雨叫做"梅雨".
七月,北方的冷空气减弱后退,夏季风乘势推进到淮河以北,雨带也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此时北方的广大地区进入雨季.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随之出现晴朗干旱的天气,这时正是伏天,炎暑骄阳,蒸发旺盛,又是水稻旺盛生长极需要水的时期,称为"伏旱".从入伏到出伏,约相当于7月中旬到8月下旬,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大约在7~8月.
推荐
- 伏旱和梅雨发生的原因?
- 梅雨伏旱现象发生在哪个地区
- 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形成原因是什么?
- 长江梅雨天气过后是伏旱天气,那么它受什么天气系统影响.
- 7 8月份,锋面北移,长江流域将会出现伏旱!为什么?
- 设矩阵A=(2 2 1,3 1 5,3 2 3),求A的负一次方
- 已知a,b是方程x-4x+m=0的两个根,b,c是方程x-8x+5m=0的两个根,则m的值为?
- 3(x+4)=9x+6的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