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的“愠”( ) 思而不学则殆的“殆”( ) 诲人不倦的“诲”( ) 学而不思则罔的“罔”( ) 则其善者而从之的“善”( ) 学而不厌的“厌”( )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通( ),意思:( )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通( ),意思:( ) 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字并解释: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特殊句式:“何有于我哉?”这是一个( )句,意思是( ) 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1有“朋”自远方来 古义( ) 今义( ) 2学而不“厌” 古义( )今义( ) 3默而“识”之 古义( ) 今义( )
人气:375 ℃ 时间:2020-09-07 07:34:21
解答
愠:生气
殆:懈怠
诲:教导
罔:迷惑
善:好
厌:满足
1、厌通餍,满足
2.说通悦,高兴
活用:1.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2、新,形容词活用名词,新的知识;故,形容词活用名词,旧的知识
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对我而言,却又做到了哪一样呢
古义今义
1、自 古义:从今义:自己
2、厌古义:满足今义:讨厌
3、识 古义:记今义:认识
太小气,都不给分啊
推荐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敞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 论语10则
- 论语解释
- 论语中的解释
- 解释以下论语
- 超声振动系统 Q值 什么意思?
- 30000亩=20.1平方千米,
- 定义
猜你喜欢
- 在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上取两点D,E,使AD=AC,BE=BC,当角B的度数变化时,角DCE如何变化?
- 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有?传(zhuan四声)怎么组词?
- 镜子里的5点40分是实际几点
- 已知甲与乙的比热容之比是3:4,质量之比为1:2,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与乙温度变化之比是多少?
- 铁生锈后质量怎么变化?为什么?(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
- 用"鼓"组词,并填空(1)老羚羊的行为大大( )了小羚羊们!
- 有一个六位数,它的前四位数是1860,且这个六位数既是11的倍数又是13的倍数,这个六位数是多少?
- 1.求f(x)=x2-2x+3 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