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点M(X,Y)到点F(4,0)的距离,比到直线X+5=0的距离小1,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
为什么动点M(X,Y)到直线X+5=0的距离是|x+5|?
不是应该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吗?
人气:181 ℃ 时间:2019-11-10 19:16:24
解答
因为x+5=0的直线式x=-5a..他垂直于x轴,那么点到他的距离就只和横坐标有关了.也就是x-(-5),加绝对值是因为他是距离,只能为正,当x小于-5的时候,x-(-5)有可能为负,所以加绝对值确保它是正值.
一般的方法就是(|x+5|-1)²=(x-4)²+y²
(本来应该右边开方,但是为了计算简便,就采取两边同时平方来计算,)
可以讨论,当x小于-5时,他是不能满足到F点的距离比到直线的距离小的,所以解的时候可以去掉绝对值来求解.
函数题多画图,有利于解题的.
推荐
- (2011•武汉模拟)已知动点M(x、y)到点F(4,0)的距离比到直线x+5=0的距离小1,则点M的轨迹方程为( ) A.x+4=0 B.x-4=0 C.y2=8x D.y2=16x
- 动点M(x,y)到点(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x+5=0的距离小1,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
- 到点F(0,4)的距离比它到直线y=-5的距离小于1的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
- 动点m到定点F(4,0)的距离比他到直线X+5=0的距离少1,则点M的轨迹方程为?
- 已知动点M到A(2,0)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x=-1的距离的2倍,则动点M的轨迹方程是_.
- 小摄影师的续写后面怎么写
-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异同
- 有甲、乙两筐桃子,甲筐桃子kg数是乙筐的3/4,从乙筐取出2kg放入甲筐,甲筐桃子kg数是乙筐的13/15,
猜你喜欢